《資治通鑑》晉紀三十 起玄黓執徐,盡柔兆涒灘,凡五年



六月,癸丑,燕太原元王楷卒。

西秦王乾歸遷於西城。

秋,七月,三河王光帥眾十萬伐西秦,西秦左輔密貴周、左衛將軍莫者羖羝勸西秦王乾歸稱藩於光,以子敕勃為質。光引兵還,乾歸悔之,殺周及羖羝。

魏張兗聞燕軍將至,言於魏王珪曰:"燕狃於滑台、長子之捷,竭國之資力以來。有輕我之心。宜羸形以驕之,乃可克也。"珪從之,悉徙部落畜產西渡河千餘里以避之。燕軍至五原,降魏別部三萬餘家,收穄田百餘萬斛,置黑城,進軍臨河,造船為濟具。珪遣右司馬許謙乞師於秦。

禿髮烏孤擊乙弗、折掘等諸部,皆破降之,築廉川堡而都之。廣武趙振,少好奇略,聞烏孤在廉川,棄家從之。烏孤喜曰:"吾得趙生,大事濟矣!"拜左司馬。三河王光封烏孤為廣武郡公。

有長星見自須女,至於哭星。帝心惡之,於華林園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歲天子邪!"

八月,魏王珪治兵河南。九月,進軍臨河。燕太子寶列兵將濟,暴風起,漂其船數十艘洎南岸。魏獲其甲士三百餘人,皆釋而遣之。

寶之發中山也,燕主垂已有疾,既至五原,珪使人邀中山之路,伺其使者,盡執之,寶等數月不聞垂起居,珪使所執使者臨河告之曰:"若父已死,何不早歸!"寶等憂恐,士卒駭動。

珪使陳留公虔將五萬騎屯河東,東平公儀將十萬騎屯河北,略陽公遵將七萬騎塞燕軍之南。遵,壽烏之子也。秦興遣楊佛嵩將兵救魏。燕術士靳安言於太子寶曰:"天時不利,燕必大敗,速去可免。"寶不聽。安退,告人曰:"吾輩皆當棄屍草野,不得歸矣!"

燕、魏相持積旬,趙王麟將慕輿嵩等以垂為實死,謀作亂,奉麟為主。事泄,嵩等皆死,寶、麟等內自疑,冬,十月,辛未,燒船夜遁。時河冰未結,寶以魏兵必不能渡,不設斥候。十一月,己卯,暴風,冰合。魏王珪引兵濟河,留輜重,選精銳二萬餘騎急追之。

燕軍至參合陂,有大風,黑氣如堤,自軍後來,臨覆軍上。沙門支曇猛言於寶曰:"風氣暴迅,魏兵將至之候,宜遣兵御之。"寶以去魏軍已遠,笑而不應。曇猛固請不已,麟怒曰:"以殿下神武,師徒之盛,足以橫行沙漠,索虜何敢遠來!而曇猛妄言驚眾,當斬以徇!"曇猛泣曰:"苻氏以百萬之師,敗於淮南,正由恃眾輕敵,不信天道故也!"司徒德勸寶從曇猛言,寶乃遣麟帥騎三萬居軍後以備非常。麟以曇猛赤妄,縱騎遊獵,不肯設備。寶遣騎還詗魏兵,騎和十餘里,即解鞍寢。

魏軍晨夜兼行,乙酉,暮,至參合陂西。燕軍在陂東,營於蟠羊山南水上。魏王珪夜部分諸將,掩覆燕軍,士卒銜枚束馬口潛進。丙戌,日出,魏軍登山,下臨燕營。燕軍將東引,顧見之,士卒大驚擾亂。珪縱兵擊之,燕兵走赴水,人馬相騰,躡壓溺死者以萬數。略陽公遵以兵邀其前,燕兵四五萬人,一時放仗斂手就禽,其遺迸去者不過數千人,太子寶等皆單騎僅免。殺燕右仆陳留悼王紹,生禽魯陽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濟陰公尹國等文武將吏數千人,兵甲糧貨以巨萬計。道成,垂之弟子也。

魏王珪擇燕臣之有才用者代郡太守廣川賈閏、閏從弟驃騎長史昌黎太守彝、太史郎遼東晁崇等留之,其餘欲悉給衣糧遣還,以招懷中州之人。中部大人王建曰:"燕眾強盛,今傾國而來,我幸而大捷,不如悉殺之,則其國空虛,取之為易。且獲寇而縱之,無乃不可乎!"乃盡坑之。十二月,珪還雲中盛樂。

燕太子寶恥於參合之敗,請更擊魏。司徒德言於燕主垂曰:"虜以參合之捷,有輕太子之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將為後患。"垂乃以清河公會錄留台事,領幽州刺史,代高陽王隆鎮龍城;以陽城王蘭汗為北中郎將,代長樂公盛鎮薊;命隆、盛悉引其精兵還中山,期以明年大舉擊魏。

是歲,秦主興封其叔父緒為晉王,碩德為隴西王,弟崇為齊公,顯為常山公。

太元二十一年丙申,公元三九六年

春,正月,燕高陽王隆引龍城之甲入中山,軍容精整,燕人之氣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