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晉紀三十八 起重光大淵獻,盡閼逢攝提格,凡四年



河南王乾歸徙羌句豈等部眾五千餘戶於疊蘭城,以兄子阿柴為興國太守以鎮之。五月,復以子木欒乾為武威太守,鎮嵻〈山良〉城。

丁卯,魏主嗣謁金陵,山陽候奚斤居守。昌黎王慕容伯兒謀反;己已,奚斤並其黨收斬之。

秋,七月,燕王跋以太子永領大單于,置四輔。柔然可汗斛律遣使獻馬三千匹於跋,求娶跋女樂浪公主。跋命群臣議之。遼西公素弗曰:"前世皆以宗女妻六夷,宜許以妃嬪之女,樂浪公主不宜下降非類。"跋曰:"朕方崇信殊俗,奈何欺之!"乃以樂浪公主妻之。

跋勤於政事,勸課農桑,省徭役,薄賦斂;每遣守宰,必親引見,問為政之要,以觀其能。燕人悅之。

河南王乾歸遣平昌公熾磐及中軍將軍審虔伐南涼。審虔,乾歸之子也。八月,熾磐兵濟河,南涼王傉檀遣太子虎台逆戰於嶺南。南涼兵敗,虜牛馬十餘萬而還。

沮渠蒙遜帥輕騎襲西涼,西涼公暠曰:"兵有不戰而敗敵者,挫其銳也。蒙遜新與吾盟,而遽來襲我,我閉門不與戰,待其銳氣竭而擊之,蔑不克矣。"頃之,蒙遜糧盡而歸,暠遣世子歆帥騎七邀擊之,蒙遜大敗,獲其將沮渠百年。

河南王乾歸攻秦略陽太守姚在於柏陽堡,克之。冬,十一月,進攻南平太守王憬於水洛城,又克之,徙民三千餘戶於譚郊。遣乞伏審虔帥眾二萬城譚郊。十二月,西羌彭利發襲據枹罕,自稱大將軍、河州牧,乾歸討之,不克。

是歲,并州刺史劉道憐為北徐刺史,移鎮彭城。

義熙八年壬子,公元四一二年

春,正月,河南王乾歸復討彭利發,至奴葵谷,利發棄眾南走,乾歸遣振威將軍乞伏公府追至清水,斬之,收羌戶一萬三千,以乞伏審虔為河州刺史鎮枹罕而還。

二月,丙子,以吳興太守孔靖為尚書右僕射。河南王乾歸徙都譚郊,命平昌公熾磐鎮苑川。乾歸擊吐谷渾阿若干於赤水,降之。

夏,四月,劉道規以疾求歸,許之。道規在荊州累年,秋毫無犯。及歸,府庫帷幕,儼然若舊。隨身甲士二人遷席於舟中,道規刑之於市。

以後將軍豫州刺史劉毅為衛將軍、都督荊、寧、秦、雍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毅謂左衛將軍劉敬宣曰:"吾忝西任,欲屈卿為長史南蠻,豈有見輔意乎?"敬宣懼,以告太尉裕。裕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無過慮。"

毅性剛愎,自謂建義之功與裕相埒,深自矜伐,雖權事推裕而心不服。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順之,毅驕縱滋甚,嘗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及敗於桑落,知物情已去,彌復憤激。裕素不學,而毅頗涉文雅,故朝土有清望者多歸之,與尚書僕射謝混、丹陽尹郗僧施,深相憑結。僧施,超之從子也。毅既據上流,陰有圖裕之志,求兼督交、廣二州,裕許之。毅又奏以郗僧施為南蠻校尉後軍司馬,毛修之為南郡太守,裕亦許之,以劉穆之代僧施為丹陽尹。毅表求至京口辭墓,裕往會之於倪塘。寧遠將軍胡藩言於裕曰:"公謂劉衛軍終能為公下乎?"裕默然,久之,曰:"卿謂何如?"藩曰:"連百萬之眾,攻必取,戰必克,毅固以此服公。至於涉獵傳記,一談一詠,自許以為雄豪;以是搢紳白面之士輻湊歸之。恐終不為公下,不如因會取之。"裕曰:"吾與毅俱有克復之功,其過未彰,不可自相圖也。"

乞伏熾磐攻南涼三河太守吳陰於白土,克之,以乞伏出累代之。

六月,乞伏公府弒河南王乾歸,並殺其諸子十餘人,走保大夏。平冒公熾磐遣其弟廣武將軍智達、揚武將軍木弈乾帥騎三千討之;以其弟曇達為鎮京將軍,鎮譚郊,驍騎將軍婁機鎮苑川。熾磐帥文武及民二萬餘戶遷於枹罕。

秦人多勸秦王興乘亂取熾磐,興曰:"伐人喪,非禮也。"夏王勃勃欲攻熾磐,軍師中郎將王買德諫曰:"熾磐,吾之與國,今遭喪亂,吾不能恤,又恃眾力而伐之,匹夫且猶恥為,況萬乘乎!"勃勃乃止。

閏月,庚子,南郡烈武公劉道規卒。

秋,七月,己巳朔,魏主嗣東巡,置四廂大將、十二小將;以山陽侯斤、元城侯屈行左、右丞相。庚寅,嗣至濡源,巡西北諸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