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如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將使財會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必將引起管理科學的革命性創新。創新是民族發展的推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因此今後一段時期,企業應加強財務管理,促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跟上當今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潮流,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會計對知識經濟的反映和監督作用。

一、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
1.人員結構菱形化。企業由原先的的塔型結構(管理人員如塔尖,工作人員為塔底)變為企業從事知識信息工作的白領員工大幅增加,藍領工人銳減的菱形結構。
2.結構組織的扁平化。由於信息技術的創新和廣泛選用,企業管理中的標準化信息都將由電腦管理,而諸如市場信息和環境信息的非標準化信息也可通過信息網路提供給人腦進行分析決策。顯然中間層次的收集、傳遞、分析與處理的無創造性或低創造性工作由計算機所代替,企業組織結構向扁平發展,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的距離縮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發展趨勢
1.套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推動企業財會與業務一體化管理工作。企業應選擇使用國家認可的財務軟體,全面實行會計電算化。同時更應積極推進財務與業務一體化工作,建立統一的計算機平台,把企業有效的規章制度體現到計算機的套用管理程式上,實現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信息集成和數據共享,使預算、結算、監控等財務管理工作規範化、高效化,保證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置於嚴密監控之下。
2.會計確認理論得到發展。在會計理論結構中,會計確認是很重要的一環。會計確認內涵ω玫玫嚼┐螅現行確認範圍之外的如人力資源、自創商譽等一些對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的經濟事項將納入報告體系,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
3.會計手段實現全面現代化。會計手段將在會計電算化全面普及使用的基礎上實現會計信息化,使得會計信息處理高度自動化。
4.會計報告體系更趨完善。未來會計報告提供的信息將更加豐富,不僅包括財務信息,還包括產品市場份額,用戶滿意度,雇員數量即質量,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非財務信息;不僅包括歷史性信息,還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風險和前瞻性信息。
5.會計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知識經濟是高度全球化,一體化的經濟,世界各國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作為“國際商業語言”的會計國際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6.會計人員知識結構多元化。會計重要作用的發揮有賴於高素質的會計工作者作保障。會計人員不僅要懂得信息技術,還要掌握國際會計理論與方法,成為具有多元化知識結構和創新思維的高智慧型複合型會計人才。
三、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
企業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先進、完善的內部管理,穩定的內部管理是企業順利拓展外部市場的基礎。而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優秀的財務管理將直接促進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整體發展求新、求快。因此需要建立一種對企業真正起到控制作用的效能型的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財務理財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其目標為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於它能保證企業股東的利益,同時也能保證企業職工、國家、企業股民及關係單位的利益。
其次,財務管理的工作制度是科學化的和現代化的,要求機構設定合理,財務人員職權範圍明確,各崗位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各崗位人員都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道德修養。
第三,財務分析深入透徹。這是建立在良好的預、決策工作和分析所用空間信息的真實性、快捷性、準確性的基礎上之上的。
第四,財務管理與高科技手段緊密聯繫,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展有利於保障管理的順利實施。
第五,企業管理更加靈活多樣。企業將採取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多層次多角度的約束機制,兩者相對應,缺一不可。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轉變一些陳舊的管理思想,需要有過硬的素質、紮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財務管理知識和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財務管理體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