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需要新型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面臨著急劇變化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加快,全球化已滲透到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企業作為社會生產經營的最基本細胞,面臨著更加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在我國,經過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政府逐漸退出市場,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減少干預或不再干預,只是利用稅收、金融和國家經濟政策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引導,為企業間公平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為加快經濟發展,政府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引進外資,國內國外企業同台競爭,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逐漸融合,企業面臨的競爭激烈程度和競爭對手遠遠超過單一的國內環境。在如此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一方面要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以變化應對變化。當市場發生變化時,企業必須能夠保持對環境的敏感性.環境變化難以預料,企業也無法改變外部環境,只能進行管理變革和組織創新,改變自身適應環境的不確定性。

    集團公司的大量出現迫切需要加強財務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股份發達和股份制經濟的日益成熟,現代企業將不再是一個單一結構的經濟組織,而是多個經濟單位的聯合體。企業間的聯合一般基於產權聯合,形成以母子公司制為基本結構的企業集團組織形式。企業集團組建的基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集團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與管理協同優勢,實現整體資源配置的秩序化與高效率性,以期確立並不斷拓展市場競爭優勢。企業資源整合一般包括市場資源整合、技術資源整合、原材料供應資源整合、財務資源整合和信息資源整合,其中財務資源整合是企業資源整合的關鍵環節。資源整合帶來企業間經濟往來增多和經濟關係的複雜性增加,理順企業集團內部企業間經濟關係,加強企業集團內部財務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是企業集團正常運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集團財務管理的首要目的在於既要合理合法鑑定企業間的各項經濟資源,又要快速迅捷調動企業的經濟資源,實現資源整合優勢和管理協同優勢。
    財務管理體制是保障財務管理正常運行的關鍵
    企業管理活動基本的內容包含以下兩項:一、就是要明確任務由誰提出、由誰完成、由誰考核、完成任務的許可權和職責等組織工作;二是任務完成的標準、時間、耗費的資源以及什麼樣的事可以做、什麼樣的事不可以做等一系列控制標準。財務管理體制解決的也是這一系列問題。財務管理是企業職能管理之一,財務部門是企業的職能部門之一,對企業直線部門的運轉起著控制、監督、支持和服務的功能。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其他職能部門之間關係密切,有大量的資金往來、信息交換活動,存在廣泛的部門間衝突和協作。減少衝突、加強溝通和協作、在滿足財務管理的控制和監督職能基礎上加強支持和服務職能,是構建現代財務管理體制的基本要求。企業內部衝突的根源在於任務不明確、職責不清、利益模糊和嚴重的本位主義,嚴重的衝突會導致企業內部“山頭”林立,部門間協作困難,影響企業的競爭力。管理和解決衝突的根本辦法就在於進行合理的分工,明確工作任務,分清部門和個人的職責和利益分配,保證企業高效運轉。構建財務管理體制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財務工作的分工,財務部門內部組織體系的建立,明確財務部門和企業其他部門分工和合作,企業集團內部各企業的財務部門間的權力劃分和職責定位。只有建立運行良好的財務管理體制,財務管理工作才能正常進行,才能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