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企業財務管理

  從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開始,企業家們已經認識到企業管理潛在的巨大作用,並且開始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實踐,逐漸將重點集中在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實踐證明,通過成功實施企業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擴大了收益。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加強企業管理的浪潮中來,現在,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僅就企業財務管理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到財務管理,一般都會想到對各項財務指標的分析方面,而
本文將側重於企業內部全過程、全員性財務管理的探索,希望通過對具體行為、具體目標的描述,使財務管理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從而促進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強財務管理首先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資金管理,2、盈利管理,3、綜合管理。在這幾個方面里,又可以分別按階段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管理。
一、資金管理方面:
1 、貨款壞帳的管理。國內市場三角債很普遍,公司的興衰更替也很頻繁,呆壞帳損失巨大,為了減少壞帳損失,可以考慮以現金折扣方式來進行規避,應當讓行銷人員深刻認識到應收款項的潛在風險,充分考慮壞帳損失,行銷部門應當建立客戶檔案,在訂立契約時,對客戶信譽進行評價,並據此確定回款條件,縮短資金回收期限。行銷部門領導人應當充分重視銷售過程的現金流動,計算資金的時間價值,轉變完成訂貨即完成任務的觀念。
2 、存貨資金成本管理。物資零庫存是企業追求的目標,在現有市場條件下,實現真正的零庫存困難很大,但是,採購部門應當對主要材料的經濟訂貨量進行測算,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逐漸制定符合市場情況的經濟採購機制,降低資金占用,加快公司資金周轉,節約資金成本。
3 、固定資產更新或改造,應當堅持嚴格審核、快速實施的策略,儘快使資產達到生產狀態、進入生產運行體系,一方面使資產功能更貼近市場需求,一方面避免資金長期占用帶來的風險;只有儘快加入生產運行體系,才能發揮資產更新、改造的目的,早日實現盈利,收回投資,為下一輪的資產更新提供資金保障。
二、盈利管理方面:
擴大盈利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提高售價,一是降低成本費用。
(1) 、售價管理:決定商品售價的因素很多,行銷部門應當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做出符合公司發展方向的決定。在公司初創時期,為了擠進已有市場,公司應當採取較低的價格,以擴大市場份額,在產品品質、品牌得到市場認可的情況下,逐漸完成價格回歸;對具有鮮明特點、市場接受願望強烈的產品,應當提高價格,以在短期內獲得高額利潤,在其他類似產品進入市場時,逐漸調低價格,對其他產品進行擠壓,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市場接近飽和,市場價格一降再降的情況下,應當避免採取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取得盈利的策略,應當儘快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避開低層次的價格戰。公司應當不斷的開發新產品,不僅要根據市場需求開發,而且要在開發後(根據市場的遠期需求)主動向客戶推廣、推薦,不僅要占領已有市場,而且要引導和開闢新的市場。消費者求新、求全、求快、求強的需要是無限的,公司只有不斷開發質優、價廉的新產品,才能取得豐厚的回報。
(2) 、成本費用管理:成本費用管理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涉及到每一個員工。企業的盈利是收入減去各項成本耗費的剩餘。成本耗費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質量成本、借款利息、行銷費用、日常管理費用等其他成本費用。
降低材料成本可以採用招標採購方法,在年初,由生產部門提出各項材料總的需求計畫,採購部門向供應商發布招標通知,供應商按照供貨量報出供應價格,採購部在綜合價格、生產能力、質量保證、付款方式等情況的基礎上,確定1-2家供應商。通過這種方式,供貨商有穩定的銷售量,使企業更容易獲得較低採購價格;企業有穩定的供應渠道和貨源,有利於縮短採購周期,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金占用成本。
人工成本的控制,在國內現實情況下,行業、部門間的收入差距很大,企業內工資剛性很強,為了發揮工資制度應有的激勵與約束作用,公司應當制定比較科學的工資體系,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工資分配上更注重對公司的貢獻方面,建立健全科學的工作業績評價制度,使職工的收入與對公司的貢獻相配比,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也能使職工更客觀的認識自己的能力,有利於平靜心態,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企業應當制定工資增長制度,將工資增長與企業盈利相聯繫,避免在經濟形勢惡化時,職工工作量增加而收入不增加引起的心態波動;控制人工成本,必須與職工進行廣泛的接觸和深入的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