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中國加入wto後,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企業本身發展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中小企業必須轉變觀念,運用新的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大財務管理力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關鍵字】企業;財務管理;經濟管理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巨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必須加強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使其適應市場經濟及加入wto的要求,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第一,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第二,國家沒有專設中小企業管理扶持機構,國家的優惠政策未向中小企業傾斜,使之長期處於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第四,中介機構不健全,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

  (二)投資能力弱,隨意性大

  投資是企業財務管理和理財的重要手段,在投資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中小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銀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也因高風險而提高貸款利率,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二是追求短期目標。由於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占的比例比企業大,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所以總想儘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三是投資盲目性大,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三)日常管理不嚴,財務控制薄弱

  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閒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閒置,未參加生產周轉;有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畫安排,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周轉周期長。很多中小企業月末存貨占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幾倍,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並且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不高,管理思想落後。有些企業管理者基於其自身的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五)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財務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缺少,是影響中小企業財務核心作用難以很好發揮的主要問題。企業普遍注重對科研技術人員的培養,而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重視不夠,對會計人員重使用輕培養,會計人員滿負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動地處理日常事務,卻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主動鑽研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對介入財務管理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正確處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關係。或出於認識原因,或出於奔忙,在核算事務中,導致出現重核算輕管理,重視資金運作和會計結構,輕視會計資料的加工處理和經濟活動分析,淡化了財務管理自身在企業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參謀決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