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方法及其套用:資產負債表的快速解讀

  我國上市公司每年定期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信息主要為上市公司的三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由於專業性較強,常使普通投資者感覺無從下手。
    開闢本欄目,主要是為投資者介紹解讀三大報表的方法,以及它與財務指標的搭配使用,從而有助於分析企業的經營成果、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潛力等。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在流動資產分析中,投資者可以把流動資產的項目大致分為四類:貨幣性資產,短期投資類資產,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等信用資產,存貨資產。將上述資產項目的增減幅度與流動資產總額的增減幅度作出比較分析,從而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增減幅度的原因。比如:企業中的貨幣資產(或短期投資類資產)的增長幅度大於流動資產的增長,說明企業應付市場變化的能力將增強;企業中的信用資產增長幅度大於流動資產的增長幅度,說明企業的貨款回收不夠理想,企業受第三者的制約增強,企業應該加強貨款的回收工作;存貨資產的增長幅度大於流動資產的增長幅度,說明企業存貨增長占用資金過多,市場風險將增大,企業應加強存貨管理和銷售工作。如果企業中的貨幣資產(或短期投資類資產)的增長幅度大於流動資產的增長,存貨資產的幅度小於0,流動資產的增長幅度接近其他指標,說明企業的支付能力增強,應付市場的變化能力增強,企業加快市場回收工作,增加現金回籠,流動資產的結構有很大改善。
    以*st秋林(600891)2001年12月31日數據為例。通過企業資產相關項目的數據,投資者可以看到企業當年流動資產下降幅度為23.99%,貨幣資產的下降幅度為79%,大於流動資產的下降幅度,說明企業應付市場變化的能力將變弱;而企業存貨資產的下降幅度為36%,大於流動資產的下降幅度,說明企業存貨占用資金的比重降低,企業在當年加快了商品的銷售工作;但是企業當年的信用資產增加幅度大於0,說明企業信用資產的規模增長,雖然企業加快了銷售,但貨款回收不夠理想,這便增加了壞帳損失的可能性,企業應該在加速銷售的同時加強貨款的回收工作。通過上述的簡單搭配綜合分析,投資者便可以對企業的流動資產狀況有了一個簡單清晰的認識。
    如果企業當年的資產變化主要是由於固定資產或者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其他資產的變動而引起,說明企業將資金的重點向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方向轉移。投資者應該隨時注意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不但決定了企業的收益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決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形式。因此,建議投資者進行動態跟蹤與研究。
    由於瀏覽與分析是一複雜的計算和比較分析過程,投資者可以藉助上市公司分析系統工具,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使上述功能得以順利實現,從而提高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
企業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該企業。其特點為:企業必須償還,在償還本金時,還要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在財務報表中一般將其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