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結構調整中規避債務的形式

    當前經濟生活中大家最關心和議論最集中的難題,是部分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的生產經營陷於不同程度的困境。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是長期以來“小而全、大而全”的重複建設過於嚴重,這也是調整結構的要害所在,而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基本出路。除兼併和轉產外,對少數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和破產也勢在必行。然而,在企業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也有極少數企業利用種種手段對抗法律、規避債務,最後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文介紹企業經濟結構調整中規避債務的三種形式。 



假破產真逃債受地方利益的驅動,不少地方利用假破產的形式來規避債務,嚴重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轟動一時的永安市第一塑膠廠破產案即屬此例,這是一起在全國法院系統專項治理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典型案例。福建省永安市第一塑膠廠在1996年5月9日和13日,先後兩次向法院遞交破產申請書,並提交了市經委同意破產的批文。永安市法院經審查認為,該廠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已具備破產條件,決定受理此案,並於 5月15日裁定宣告該廠破產還債。永安市經委遂於同年10月18日向市工商局申請開辦永安市塑膠廠,接收了原廠職工 697名,利用原廠房、設備進行生產經營。12月20日,永安市法院認定該廠的破產財產在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後,其餘額已不足以清償第一順序,裁定57位債權人的債權及拖欠的稅款不再清償,並宣布破產程式終結。 


去年3月27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第909期,以《永安市第一塑膠廠假破產真廢債 57家債權人的3800多萬元資金大部分受損》為題刊登了此事。 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函要求福建高院了解情況,福建高院即通知三明市中級法院審查此案,事情終於水落石出,問題的關鍵是永安市法院在審理此案時適用了國發(1994)59號檔案。永安市不是國家規定的最佳化資本結構的試點城市,不能適用國發(1994)59號檔案。永安市法院套用該檔案,將資產所得2100萬元優先安置職工,屬適用法律不當。 4月16日,永安市政府作出《關於糾正永安市第一塑膠廠破產的決定》,決定撤銷永安市塑膠廠,恢復永安市第一塑膠廠,此案終得糾正。 


在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中,不難看出,不少地方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中不適當適用國發(1994)59號檔案來處理非試點城市和地區的破產案,且沒有做到廠關人走,破產是假,逃債是真。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院的人財物均受制於地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為也使法院心有餘而力不足,使得不少企業 沒有達到破產的目的,且逃避了債務,損害了債權人和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