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方法及其套用:企業經營效率分析

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是判定企業能否因此創造更多利潤的一種手段。如果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不高,那么企業的高利潤狀態是難以持久的。這裡我們介紹幾個財務指標的綜合搭配分析的方法,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為投資者的各項投資決策奠定基礎。
    1、從長期負債、流動負債、銷售收入的變化,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1)長期負債是企業負債經營情況的反映。如果長期負債增加,說明企業的負債經營風險提高,那么看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越發重要。如果企業在長期負債增長的同時,銷售收入也增長,那么說明企業的舉債經營正確,企業的財務狀況發展良好;反之,銷售收入降低,則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形勢趨於嚴峻。
    (2)長期負債的變化也要同流動負債的增減變化結合起來分析。長期負債增加,流動負債減少,說明企業的生產經營資金有長期保證,是擴大經營業務的好機會。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說明企業確實抓住了機會,經營有方。如果銷售收入沒有增長,那么有兩種可能情況:一是企業通過增加在建工程來進行結構性調整,這時要著重分析在建工程的詳細狀況和預期效益;否則企業有可能通過惡化企業的資金結構,用降低企業獨立性穩定性的辦法,暫時迴避短期資金的緊張。
    (3)長期負債、流動負債、銷售收入都在增長時,要看各個指標增長的速度。如果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大於長期負債和流動負債的增長幅度,說明企業在所有者權益的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進入了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如果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小於長期負債和流動負債的增長,則說明企業的經營規模的擴大並沒有伴隨經濟效益的提高。
    (4)長期負債、流動負債、銷售收入都在下降時,銷售收入的下降幅度更大,則說明企業在衰退,必須進行方向性戰略調整才有可能擺脫困境。如果銷售收入的下降慢於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下降,則表明企業在縮小經營規模的同時,在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處於調整時期。
    (5)流動負債減少、長期負債減少、銷售收入在增長。這說明企業的經營管理有效,企業在縮減負債的同時,擴大了市場銷售,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這是企業的一種最理想的情況。
    2、從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總資產)的增長幅度,與營業利潤的增長幅度比較,看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1)流動資產率增長,營業利潤也有所增長,說明企業正在發揮現有潛力,經營狀況有所好轉;反之營業利潤降低,則說明企業的產品銷售不暢,經營形勢有惡化的趨勢。
    (2)流動資產率降低,但營業利潤有所增加,表明企業加速了資金周轉,創造出了更多的利潤;反之營業利潤降低,則說明企業的原有生產結構過時,經營不善,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可能惡化。但要注意,如果在建工程或投資的增加幅度超過80%以上,也有可能是說明企業在損失當前利益的同時,尋求一種長遠利益,企業正處於生產和建設並舉時期,那么投資者可以謹慎對待,關注其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