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方法及其套用:企業成長潛力分析

企業在目前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其資產結構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時也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我們分析企業資產結構的合理性主要依據三個指標: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總資產)、產權比率(總負債/所有者權益)、負債經營率(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根據上市公司的不同行業,分別求得每個行業三個指標的平均值,以此數據確定三個指標的合理值。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與其所確定的這三個指標的合理數值的偏離程度,我們來判定企業的經營類型,進而判定企業的成長潛力。

    1、業務超前發展型企業:主要特徵為高於合理流動資產比率。這類企業支付能力強、應變能力強。但在分析時要注意,如果流動資產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存貨或者是應收帳款,則企業有可能出現支付困難或者償債困難。
    2、業務萎縮型企業:主要特徵為低於合理流動資產比率。這類企業生產能力利用不足、應變能力差。但在分析時要注意,如果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增長過快是資產增長的主要原因,並不意味著企業經營業務的萎縮;如果銷售收入減少,或者毛利率減少,並且流動資產率下降,說明經營業務萎縮,企業需進行結構調整。
    3、投資不安全型負債結構企業:主要特徵為高於合理產權比率。如果流動資產周轉率升高,企業的銷售收入增加,則可以繼續保持較高的產權比率。
    4、潛力待發揮型負債結構企業:主要特徵為低於合理產權比率。如果長期投資升高,則企業使用自有資金比長期負債更有利,即保持這種較高數量的自由資金是必要的。
    5、獨立經營型企業:主要特徵為高於合理負債經營率。如果企業的結構性資產比重過高,則生產經營性資金不足,長期負債償還有可能出現問題,應當引起注意。
    6、不獨立經營型企業:主要特徵為低於合理負債經營率。在分析時要注意,企業的利潤率如果增長,說明企業的負債經營比較安全。
    案例分析
    利用禾銀上市公司分析系統,我們運用以上方法進行實例分析。以金地集團(600383)2002年12月31日數據為例,該企業屬於房地產行業,我們通過其自身與行業平均值比較來分析一下企業自身成長特點。如下圖所示:
    通過比較,我們看到,企業的負債經營率接近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其負債結構趨於合理;流動資產率偏高,說明企業屬於業務超前發展型企業。企業的年報附註資料也驗證了這一觀點,企業的開發和銷售均處於一個上升的狀態。產權比率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單項指標值為121%,尚比較合理,並且企業的利潤有所增長,說明企業的負債經營目前處於一個比較安全的狀態。
            產權比率(%)   負債經營率(%)   流動資產率(%)  
金地集團       121.01         15.61           91.04  
行業平均值     131.61         15.74           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