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與資本結構最佳化

 任何一種財務管理目標的出現,都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產物,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也可能發生變化。特定的財務管理目標是於特定的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建立和發展後,企業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財務管理活動開始受到充分的重視,有關財務管理目標選擇的問題也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討論的熱門話題。在這場爭論中,最具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主要有利潤最大化、每股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每個目標都有其優缺點,但是考慮到目前的社會經濟狀況,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更加適合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


選擇了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之後,下一步就要考慮如何完成這一目標。一般來講,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主要包括籌資活動(企業如何籌集資金)、投資活動(企業如何購置資產)、營運資金管理(企業如何進行日常的營運資金管理,以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和利潤分配管理(企業如何分配利潤)等,每一種活動成果的好壞都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產生影響。但是,由於企業的籌資活動是財務管理活動的起點,其進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的財務管理活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企業籌資活動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之間的關係,重點分析籌資活動中企業資本結構的相關問題。

資本結構理論的簡單介紹

資本結構理論是西方當代財務理論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業的資本結構是由於企業採取不同的籌資方式形成的 ,表現為企業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係即企業資產負債表右方的長期負債、優先股、普通股權益的結構。各種籌資方式及其不同組合類型決定著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變化。資本結構的變化與企業的價值之間有什麼關係,以及如何選擇資本結構才能夠保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一直是理論研究的重中之重。

諸多理論研究成果表明,企業資本結構的選擇對於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企業應該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實踐中,合理運用資本結構理論,選擇合適的資本結構,為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服務。具體來講,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存在最優資本結構,並且通過努力能夠實現這一結構,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負債籌資的資本成本雖然低於其他籌資方式,但不能用單項資本成本的高低作為衡量的標準,只有當企業總資本成本最低時的負債水平才是較為合理的。因此,資本結構在客觀上存在最優組合,企業在籌資決策中,要通過不斷最佳化資本結構使其趨於合理,直至達到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方能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

2.對於負債籌資,企業要能夠合理運用,才能夠提升而不是毀損企業價值。一般來講,負債籌資是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在企業的各項資金來源中,由於債務資金的利息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支付,而且,債權人要求的報酬率較低,因此,債務資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當存在公司所得稅的情況下,負債籌資可降低綜合資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但是,負債雖然是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卻不一定是最優的籌資方式。企業通過負債籌資來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事實上是在運用財務槓桿,如果企業的投資利潤率低於企業負債籌資的成本率,則企業就會發生償債困難。而負債本息的償還具有強制性,一旦企業不能按時償還,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被迫破產清算。因此,企業要能夠合理運用負債籌資,為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