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併購我國上市公司行業分析

 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逐步放寬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限制已是必然趨勢。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必將成為外資進入的重點地區,而上市公司作為我國各行業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外資進入的重中之重領域。基於此,未來幾年外資併購將會是我國證券市場結構調整的重要契機。本文將主要以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上已經發生的外資併購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案例為主要背景,分析外資併購在中國的行業取向,並根據我國針對外資併購政策的調整情況,結合當今全球跨國併購的行業趨勢以及外資在中國的戰略目標,對外資併購未來在中國的行業、企業趨勢作一個簡單的預測。

全球跨國併購的行業特徵及其在中國的反應
從過去幾年的跨國併購產業方向看,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高技術行業跨國併購的比重在逐步上升。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製造業跨國併購的份額趨於下降,而服務業跨國併購的份額上升。1999年以併購出售(資本流入)金額計算,服務業占60%,製造業占38%。1999年服務業內部的跨國併購主要集中在電信、金融和商業服務領域;製造業內部的跨國併購主要集中在化工、電子及設備和石油產業。按行業劃分,1999年列前幾位的依次是:無線通訊、製藥、壽險、除無線通訊服務以外的電訊服務、電子服務、商業銀行、原油和天然氣(1998年曾為第一)、人造有機纖維、菸草、其他通訊服務。其中前7位的行業是新一輪跨國併購的重點。
此外,高新技術產業也日益成為跨國併購的重點,其中最明顯的行業是通訊產業和製藥業。2000年歐美通訊業出現了跨國併購的高潮,如法國電信公司用35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第三大移動電信公司奧蘭治公司,德國電信用507億美元併購了美國聲流公司等。
在跨國併購的產業上,開發中國家不同於已開發國家。1997~1999年,已開發國家被併購的主要行業是金融、運輸、倉儲、通訊和化工。開發中國家被併購的主要行業每年都不—樣,就亞洲地區看,1997~1999年,金融、電子、燃氣和自來水供應、運輸、倉儲和通訊是最大的被併購行業。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在受危機影響的五個國家中(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韓國),金融是被國外併購的最主要行業。
在中國,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真正意義上外資併購境內企業(外方與中方合併,或外方收購境內企業股權達10%以上)的案例在以往還不多見,但由於與外資進行合資或合作往往是外資併購的前奏,所以業內人士一般將外資併購與合作放在一起分析。而上市公司由於其在行業中特殊的地位,成為外資併購的熱點目標。我們對2002年以前涉及上市公司的外資併購或合作的54家上市公司作了大致估計,目前,外資併購/合作的行業主要集中於製造業,比重超過60%。製造業中,又以汽車、電子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儀表、石化橡膠塑膠、紡織業居前。新興的熱門行業則是服務業,包括公用事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電信業、房地產業、傳媒和文化產業。此外,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2年3月底,中國證券市場中肯定有外資併購概念的上市公司共有42家,其產業分布的具體情況是:機械製造業8家、旅遊業3家、港口1家、電器器材製造業1家、化學纖維製造業3家、化學原料製造業6家、商業5家、汽車及機車製造業3家、棉紡織業1家、醫藥製造業2家、合成材料製造業1家、通訊設備製造業1家、公用事業1家、商業銀行1家、輪胎製造業1家、化學藥品和化學製造業2家、化學農藥製造業1家、非金屬礦物製造業1家等。但與此同時,金融、電信、零售業的外資併購案例近年來卻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出現上述這一特徵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對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控制還比較嚴,同時也反映出在外資併購的行業方面,我國已開始向國際潮流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