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外經濟合作存在的財務問題

 世界貿易發展到今天,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有效帶動和促進了國際經濟合作的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對外經濟合作也蓬勃發展起來,對外貿和引資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有力地促進作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貢獻將越來越大,地位將越來越高,而且其發展將越來越具潛力。因此,保持對外經濟合作的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自1998年始,我國經濟步入“買方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因素,對外經濟合作難免受其影響,發展呈放慢態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下面我們就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的意義及其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闡述和分析,並對解決問題的思路作初步探索,以求有效促進對外經濟合作的發展,更好地發揮其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
一、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的意義
1、對外經濟合作的含義及概況。對外經濟合作即國際經濟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是指世界上不同主權國家政府、國際經濟組織和超國家界限的自然人與法人為了共同利益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側重於生產領域)內所進行的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與重新組合配置以及相互間經濟政策協調為主要內容的較長期的經濟協作活動。主要包括資本要素國際合作、技術要素國際合作和國際勞務合作。在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成為國際勞務合作的重要內容。
從七十年代末期起步始到目前為止外經企業已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過業務;業務領域涉及數十個基礎行業及高科技行業;對外提供的勞務也從過去單一的初級勞務為主發展到目前服務的初、中、高兼備,門類齊全的綜合勞務結構;截止1997年底,累計簽訂契約額716.9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82.37億美元,上交外匯額度3.7億美元,外派勞務人員154萬人次。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外經企業經營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規模不斷壯大,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到1998年已有23家中國外經企業榜上有名,躋身於世界承包商強手之林。
    2、 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的意義
(1)對外經濟合作有助於發揮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解決國內就業問題。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物力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發展對外經濟合作,有利於使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與外國豐富的物力資源相結合,既有助於使勞務輸出與商品輸出共同發展,又可以促進國家間的共同發展。有助於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截止1997年底,我國對外經濟合作外派勞務人員154萬人次,大大緩解就業矛盾。
(2)輸出勞務,創取外匯。以勞務輸出為主要內容的對外經濟合作由於不需要大量投資而能創匯,被譽為創匯的“黃金之路”。世界上許多國家,勞務外匯成為非貿易外匯的主要部分,使許多面臨貿易逆差的國家大大緩和或彌補了國際收支的不平衡。隨著對外經濟合作的發展,其創取的外匯占我國非貿易創匯的比重日趨增大,地位越來越高。
(3)能夠帶動我國的對外出口,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直接輸出的是勞動力,由於這些勞動力熟悉或習慣於使用我國的產品,非常有利於帶動我國的出口,如承包工程勞務出口的發展,可使許多與工程建設項目有關的機器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料的出口被帶動起來。1998年國際工程承包帶動的國產設備和材料的出口7.5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