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三)

四、城市規劃對建築的限定
 
4.1 建築基地
4.1.1 用地性質反映了城市規劃對基地內建築功能的要求。在實際情況中,一個建設項目往往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同一基地內如果出現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築,或者同一建築由不同的功能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應當與城市規劃所確定的用地性質符合。

4.1.2 基地應與道路紅線相鄰接。由於基地可能的形狀與周邊狀況比較複雜,因此對連線部分的長度未作規定,但其連線部分的最小寬度是維繫基地對外交通、疏散、消防以及組織不同功能出入口的要素,應按基地使用性質、基地內總建築面積和總人數而定。3000m2是小型商場、幼稚園、小戶型多層住宅的規模,以此為界規定基地內道路不同要求。


4.1.4 本條系指兩個相鄰建築基地邊界線的情況。建設單位為了獲得用地的最大權益,常常不顧相鄰基地建築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消防通路以及通風、採光和日照等需要,而將建築物緊接邊界線建造,因而造成各種有礙安全衛生的後患和民事糾紛。

第1款後半條是指有防火牆分隔的聯排式住宅及商店建築等,其前後應留有空地或道路。
第2款在具體執行時比較複雜,但原則上雙方應各留出建築日照間距的一半,當城市規劃已按詳細規劃控制建築高度時則可按控制建築高度的日照間距辦理。如某區規定建築控制高度不超過18m,則相鄰基地邊界線兩邊的建築應按18m建築高度留出建築日照間距的一半。至於高層建築地區,理應由城市總體規劃布局上統一解決,不應要求鄰地建築也按高層的日照間距退讓。為了保障有日照要求建築的合法權益,對於體形比較複雜的建築和高層建築,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進行日照分析,在日照分析時應將周圍基地已建、在建和擬建建築的影響考慮在內。
第3款的內容在我國民法通則里也有規定。民法通則第80條規定: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和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義務。
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4.1.5 本條各款是維護城市交通安全的基本規定。
第1款是按大中城市的交通條件考慮的。70m距離的起量點是採用交叉口道路紅線的交點而不是交叉口道路平曲線(拐彎)半徑的切點,這是因為已定的平曲線半徑本身就常常不符合標準。70m距離是由下列因素確定的:道路拐彎半徑占18~21m;交叉口人行橫道寬占4~10m;人行橫道邊離停車線寬約2m;停車、候駛的車輛(或車隊)的長度;交叉口設城市公共汽車站規定的距離(一般離交叉口紅線交點不小於50m)。綜合以上各因素,基地道路的出人口位置離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離不小於70m是合理的。當然上述情況是指交叉口前車行道上行方向一側。在車行道下行方向的一側則無停車、候駛的要求,但仍需受其他各因素的制約。距離捷運出人口、公共運輸站台原規定偏小,參照有關城市的規定適當加大了距離。
4.1.6 人員密集建築的基地對人員疏散和城市交通的安全極為重要。由於建築使用性質、特點和人員密集程度不一,故本條文只作一般規定,專用建築設計規範和當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具體情況作進一步規定。

4.2 建築突出物
4.2.1 不允許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的建築突出物

規定建築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因為道路紅線以內的地下、地面的空間均為城市公共空間,一旦允許突出,影響人流、車流交通安全、城市空間景觀及城市地下管網敷設等。用地紅線是各類建築工程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範圍的邊界線,規定建築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紅線是防止侵犯鄰地的權益。

4.2.2 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是指臨街(道路)的建築可以在不妨礙城市人流、車流交通安全條件下突出一些建築突出物。

4.2.3 因城市規劃需要,各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常在用地紅線範圍之內另行劃定建築控制線,以控制建築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築控制線,但對突出建築控制線的建築突出物和附屬設施各地因情況不同,要求也不相同,故不宜作統一規定,設計時應符合當地規劃的要求。
4.3 建築高度控制
4.3.2 本條建築高度計算只對在有建築高度控制要求的控制區內而言,與3.1.2條計算建築高度來分類不是一個概念。
4.4 建築密度、容積率和綠地率
4.4.1 建築密度、建築容積率和綠地率是控制用地和環境質量的三項重要指標,在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審定用地規劃、實施用地開發建設管理的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居住區控制指標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 50180—93(2002年局部修訂),其他性質用地由於各地情況差異較大,故不作統一規定,以當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的相關城市規劃檔案為依據。 
三項指標的使用均在一定區域範圍內進行,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以下情況:

 1. 部分城市在進行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過程中,為籌集城市公共設施(道路、綠地等)建設資金,常以代征地的形式將一定面積的公共設施用地分配到相鄰用地單位一併收取土地出讓金,造成用地單位的征地面積大於用地紅線範圍內的面積。
 2.由於城市用地權屬單位出讓部分用地的使用權等原因,造成各權屬單位用地範圍小於用地紅線範圍。
 3.對單項建築工程提出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指標控制。
 4.對於城市中的某個區域提出平均容積率和綠地率控制指標。
上述情況的出現造成對三項指標定義中的“用地面積”(綠地率定義中為“地區總面積”)產生多種理解,使得計算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三項指標的標準不統一。為便於統一管理標準,廣泛適應各種情況和保障公平的土地使用權益,本通則所指的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均為詳細規劃或相關法規所確定。

 4.4.2 公共空間是增加城市活力、促進市民交流、提高城市品質的重要空間場所,建築開放空間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一種,大量單體建築中的開放空間是形成多層次公共空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建築開放空間對緩解我國城市建設中公用設施缺乏的形勢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本條規定目的是對建築開放空間的一種鼓勵政策,具體獎勵辦法可參考國外相關條例,並根據當地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實際情況,依據我國相關法規制定。本條所指的開放空間應與城市街道或相鄰的公共空間有直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