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輔導:六淫——濕

(1) 濕的概念:濕為長夏的主氣。長夏(農曆六月),時當夏秋之交,陽熱始降,水氣上騰,潮濕充斥,空氣中濕度最大,為一年中濕氣最盛季節,故當此季節,因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此外,長期陰雨連綿,氣候潮濕,或居處潮濕,或水中作業,或淋雨涉水,或汗出後濕衣未能及時更換等,皆易導致濕邪外感。濕邪為病有外濕、內濕之分。
(2) 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濕邪的表現,亦是以自然界水濕之象,來比擬發病時所出現的一系列病理反應和證候。所以,中醫病因學認為,濕邪與其他幾種邪氣相對而言,屬重濁有質之邪,其性粘滯,而且發病部位瀰漫,傷人多隱,緩而不覺。概括起來,其性質和致病特點如下:
① 濕性重濁而趨下,易襲人之陰位。
② 濕性粘滯、瀰漫。
③ 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3) 外感濕邪傳變及常見病證
濕邪外感,多與氣候環境有關。外濕侵犯人體,多由肌膚而入,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積於皮下肌膜,或流注關節;深則可侵入體內,影響臟腑生理功能,產生多種病證。
濕邪傷人肌表,阻滯人體氣血營衛之循行,營衛失和,陰盛陽郁,故見惡寒,身熱不揚,汗出粘滯不暢,熱不為汗解;濕性重濁,易阻滯經脈氣血之通暢,故見四肢痠困沉重,麻木不仁;水濕之邪,泛溢肌膜,積於皮下,則見足脛浮腫,按之凹陷如泥;濕邪在上則阻滯清陽,故頭重如裹;濕邪傷及筋骨關節,或流注關節腔隙,則見關節腫脹悶痛,重著不移,或屈伸不利,為拘為痙。
濕濁之邪可侵犯中焦脾胃,直接影響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而使氣機阻塞,升降失司,以致水濕停滯中焦,困脾遏胃,出現胸脘滿悶、胃納呆滯、口膩或甜、泛惡欲嘔、小便不利、腹脹便溏不爽等症。
另外,濕邪傷人,亦常與風、寒、暑、熱等邪相兼為患,而病風濕、寒濕、暑濕、濕熱等病證。而且,濕邪傳里,根據人體體質及臟腑盛衰,久之亦每易從寒化或從熱化,而發生不同的病證轉化。如素體虛寒,則濕邪每從陰化寒,可轉化成寒濕病證,如素體陽熱壯盛,則濕邪從陽而化熱,則多轉化成纏綿難愈之濕熱證。
臨床上,濕熱熏蒸,郁於肝膽,膽汁不循常道,逆流入於血脈,泛溢於肌膚,則可見一身面目皆黃,發為黃疸。若濕熱之邪浸淫於皮膚,外越於肌表,則可發為疥、癬、疹、瘡,且黃水淫溢。濕熱蘊結,郁於心經,則口舌生瘡糜爛。濕熱下注於腸腑,則可病泄瀉、痢疾。濕熱下注於膀胱,則可病淋濁。濕熱注於下焦,損傷沖任帶脈,在婦女則可病帶下赤白。
外濕所感,臨床常見的病證有:傷濕(即表濕證)、停濕(即濕停中焦)、濕熱、寒濕及濕痹(又稱“著痹”)等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