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知識點輔導:初生兒病證——臍風

【概述】 
1.定義 臍風是新生兒因斷臍處理不善、接觸不潔之物而發生的疾病。臨床以出現唇青口撮、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為特徵。又稱“四六風”、“七日風”、“鎖口風”。
2.發病情況
① 發病年齡:多見於出生後4~7天新生兒。由於在全國範圍推廣新法接生,本病的發病率已明顯下降。
② 預後:發病癒早,抽搐頻繁,預後愈差。本病病死率很高,必須建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好預防工作。

【病因病機】
1.病因
①斷臍處理不當,風冷穢濁之邪入侵。
②臍部護理不周,風冷穢毒之邪入侵。
2.病機
風冷、水濕、穢毒入臍,經絡為邪毒所閉,而致肝風內動;邪毒中髒,肝木乘脾。

【臨床表現】
神志尚清楚,初期即可出現牙關牽引,吮乳困難,漸見口噤唇撮,額皺眉舉,苦笑面容,四肢強直,角弓反張。抽搐時發時止,稍受刺激(如聲音、光線、喝水、針刺或輕觸等)均可引起發作。


【診斷要點】
①有斷臍不潔史。發病時間在生後3~14天。
②出現典型症狀,如苦笑面容、牙關緊閉、陣發性抽搐、肢體強直等。
③臍部分泌物培養,可查到破傷風桿菌。

【類證鑑別】
胎驚
又稱“胎驚風”,為新生兒時期發生的驚風證候。症見壯熱抽搐,牙關緊閉,痰涎壅盛等;與臍風唇青口撮、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發熱不甚,神志尚清有別。
風癇
以發作性的神誌異常為特徵的疾病。臨床可見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兩目直視,四肢抽搐或口中發出異常叫聲,發作後即刻甦醒,醒如常人。臍風:以出現唇青口撮、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為特徵。但臍風發作時多神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