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204013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z204013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 pdca循環原理
pdca循環(圖1z204013),是人們在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基本理論方法。從實踐論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確定任務目標,並按照pdca循環原理來實現預期目標。由此可見pdca是目標控制的基本方法。

 ●  計畫p(plan)  可以理解為質量計畫階段,明確目標並制訂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在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中,“計畫”是指各相關主體根據其任務目標和責任範圍,確定質量控制的組織制度、工作程式、技術方法、業務流程、資源配置、檢驗試驗要求、質量記錄方式、不合格處理、管理措施等具體內容和做法的檔案,“計畫”還須對其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有效性、經濟合理性進行分析論證,按照規定的程式與許可權審批執行。
 ●  實施d(do)  包含兩個環節,即計畫行動方案的交底和按計畫規定的方法與要求展開工程作業技術活動。計畫交底目的在於使具體的作業者和管理者,明確計畫的意圖和要求,掌握標準,從而規範行為,全面地執行計畫的行動方案,步調一致地去努力實現預期的目標。
●  檢查c(check)  指對計畫實施過程進行各種檢查,包括作業者的自檢,互檢和專職管理者專檢。各類檢查都包含兩大方面:一是檢查是否嚴格執行了計畫的行動方案;實際條件是否發生了變化;不執行計畫的原因。二是檢查計畫執行的結果,即產出的質量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對此進行確認和評價。
●  處置a(action)  對於質量檢查所發現的質量問題或質量不合格,及時進行原因分析,採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糾正,保持質量形成的受控狀態。處置分糾偏和預防兩個步驟。前者是採取應急措施,解決當前的質量問題;後者是信息反饋管理部門,反思問題癥結或計畫時的不周,為今後類似問題的質量預防提供借鑑。

例題:在建設工程項目實施中,處置分兩個步驟。其中第一步驟的工作內容是:(  )
a.核對是否嚴格執行了計畫的行動方案;b.評價計畫執行的結果;
c.採取應急措施,解決當前的質量問題;d.信息反饋管理部門為今後類似問題的質量預防提供借鑑。
答案:c。

例題:目標控制的基本方法pdca的中文解釋為(  )
a.計畫-實施-對比-處置;b.計畫-實施-檢查-處置;
c.計畫-實施-對比-糾偏;e.計畫-實施-檢查-糾偏;
答案:b。

(2)三階段控制原理
就是通常所說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這三階段控制構成了質量控制的系統過程。
●  事前控制  要求預先進行周密的質量計畫。尤其是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制訂質量計畫或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劃(目前這三種計畫方式基本上並用),都必須建立在切實可行,有效實現預期質量目標的基礎上,作為一種行動方案進行施工部署。目前有些施工企業,尤其是一些資質較低的企業在承建中小型的一般工程項目時,往往把施工項目經理責任制曲解成“以包代管”的模式,忽略了技術質量管理的系統控制,失去企業整體技術和管理經驗對項目施工計畫的指導和支撐作用,這將造成質量預控的先天性缺陷。
事前控制,其內涵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強調質量目標的計畫預控,二是按質量計畫進行質量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狀態的控制。

例題:目前,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計畫方式有(  )
a.施工組織設計;b.質量控制計畫;c.質量保證計畫;d.質量管理體系;e.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劃;
答案:abe。

●  事中控制  首先是對質量活動的行為約束,即對質量產生過程各項技術作業活動操作者在相關制度的管理下的自我行為約束的同時,充分發揮其技術能力,去完成預定質量目標的作業任務;其次是對質量活動過程和結果,來自他人的監督控制,這裡包括來自企業內部管理者的檢查檢驗和來自企業外部的工程監理和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等的監控。
  事中控制雖然包含自控和監控兩大環節,但其關鍵還是增強質量意識,發揮操作者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即堅持質量標準是根本的,監控或他人控制是必要的補充,沒有前者或用後者取代前者都是不正確的。因此在企業組織的質量活動中,通過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方法,來發揮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達到質量控制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這也只有通過建立和實施質量體系來達到。
●  事後控制  包括對質量活動結果的評價認定和對質量偏差的糾正。從理論上分析,如果計畫預控過程所制訂的行動方案考慮得越是周密,事中約束監控的能力越強越嚴格,實現質量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理想的狀況就是希望做到各項作業活動“一次成功”、“一次交驗合格率100%”。但客觀上相當部分的工程不可能達到,因為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計畫時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包括系統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當出現質量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超出允許偏差時,必須分析原因,採取措施糾正偏差,保持質量受控狀態。
●  以上三大環節,不是孤立和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構成有機的系統過程,實質上也就是pdca循環具體化,並在每一次滾動循環中不斷提高,達到質量管理或質量控制的持續改進。
(3) 三全控制管理
●  三全管理是來自於全面質量管理tqc的思想,同時包融在質量體系標準(gb/t19000一iso 9000)中,它指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應該是全面、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這一原理對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同樣有理論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例題:三全控制管理中的“三全”是指( )質量控制。
a.全面;b.全過程;c.全員參與;d.全部。
答案:abc。

●  全面質量控制  是指工程(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全面控制,工作質量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工作質量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形成。對於建設工程項目而言,全面質量控制還應該包括建設工程各參與主體的工程質量與工作質量的全面控制。如業主,監理,勘察,設計,施工總包,施工分包,材料設備供應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環節的怠慢疏忽或質量責任不到位都會造成對建設工程質量的影響。

例題:全面質量控制指的是( )
a.過程質量;b.工程質量;c.工作質量;d.原材料質量;e.半成品質量。
答案:bc。

●  全過程質量控制  是指根據工程質量的形成規律,從源頭抓起,全過程推進。gb/t19000強調質量管理的“過程方法”管理原則。按照建設程式,建設工程從項目建議書或建設構想提出,歷經項目鑑別,選擇,策劃,可研,決策,立項,勘察,設計,發包,施工,驗收,使用等各個有機聯繫的環節,構成了建設項目的總過程。其中每個環節又由諸多相互關聯的活動構成相應的具體過程,因此,必須掌握識別過程和套用“過程方法”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主要的過程有:項目策劃與決策過程;勘察設計過程;施工採購過程;施工組織與準備過程;檢測設備控制與計量過程;施工生產的檢驗試驗過程;工程質量的評定過程;工程竣工驗收與交付過程;工程回訪維修服務過程。
●  全員參與控制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看,無論組織內部的管理者還是作業者,每個崗位都承擔著相應的質量職能,一旦確定了質量方針目標,就應組織和動員全體員工參與到實施質量方針的系統活動中去,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全員參與質量控制作為全面質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理論認為,總目標必須逐級分解,直到最基層崗位,從而形成自下到上,自崗位個體到部門團隊的層層控制和保證關係,使質量總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個部門和崗位。就企業而言,如果存在哪個崗位沒有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質量目標,說明這個崗位就是多餘的,應予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