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費返還的會計核算

一般的模具加工廠商除了能加工出模具外,還有模具加工件的生產能力。為了吸引客戶,模具廠商經常會承諾:如果客戶繼續在本單位加工模具加工件,達到一定的數量,將退還全部或部分模具加工費。

例:甲公司委託乙模具廠製作b產品外形模具,契約規定:如果甲公司繼續在乙模具廠用此外形模具生產b產品外殼注塑件,產量達到10萬隻的時候,乙模具廠將返還甲公司前期支付的模具加工費(註:返還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返還模具費,二是降低b產品外殼注塑件的單價)。此業務雙方(假定雙方都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分析:乙模具廠完成模具製作,甲公司驗收合格並支付了模具加工費,實際上乙模具廠的收入已經實現。因此,此項收入在模具加工完成並實質性交付客戶(一般是模具存放在製作廠商)後,根據收入準則,乙模具廠就應當計算收入並結轉成本。同時,委託方甲公司也應當將模具計入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並開始折舊或攤銷。這樣有關模具製作的業務雙方都處理完畢,關鍵的問題是如果以後b產品外殼注塑件數量達到10萬隻的時候,雙方的會計處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模具加工和以後的模具加工費返還在會計處理上是相互獨立的。模具加工費用返還實際上是乙模具廠的一種促銷行為,對此或有經濟事項,應當把它和前期的模具加工分割開來看,因為b產品外殼注塑件數量達不到10萬隻的時候,模具廠是不會給你任何優惠政策的,因此,不管是直接返還模具款,還是降低b產品外殼注塑件的單價,都是因甲公司在模具廠加工b產品外殼注塑件而得到的優惠。

賬務處理:根據題意,分“直接返還模具費”和“降低b產品外殼注塑件的單價”兩種情況。

直接返還模具款,實際上是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鈎的返還收入,屬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檔案)規範的返還利益,甲公司應向乙模具廠開具普通發票,計算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

甲公司賬務處理:

1.收到b產品外殼注塑件時

借:原材料(或物資採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收到模具款返還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產品銷售成本

乙模具廠賬務處理:

1.發出b產品外殼注塑件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月底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返還模具款時

借:產品銷售成本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降低b產品外殼注塑件的單價,實際上是一種採取商業折扣的促銷行為(商業折扣指實際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將價目單中的報價打一個折扣後提供給客戶。商業折扣通常明列出來,以百分數如5%、10%的形式表示,買方只需按照標明價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這樣,只要甲公司向乙模具廠按折扣後的價格付款,乙模具廠給甲公司開具相應金額的專用發票即可,雙方的賬務處理同“直接返還模具款”方式中前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