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重組的會計與納稅處理

     一:債務重組的定義以相關問題
(一)債務重組產生的背景
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種不確定因素經常使得企業面臨經營失敗,而經營失敗的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償債困難。
在此種情況下,債權人不得不在兩種權力之間進行選擇,要么依法儘可能收回債務,採取法律等手段,要求債務人破產,以求的債務的清償;另一種比較可行的做法是給債務人一定的讓步,增強其財務能力,助其重整事業。這樣就設的債權人及債務人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在某些債務問題上達成共識,以儘可能地求得雙贏。
(二)債務重組的定義及方式
在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中,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定或法院的裁決同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從我國的會計實踐及會計準則中,我們可以將債務重組活動中發生的經濟業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債權人對債務人“作出讓步”的債務重組和債權人“未作讓步”的債務重組。“作出讓步”是指債權人直接或通過修改償還條件間接放棄部分債權,以換取債務人能夠及時或延期償還部分債務。但無論債權人是否作出讓步,企業均要遵循同樣的會計處理原則,也就是說,債務重組不僅包括債權人作出讓步的債務重組,還包括債權人未做出讓步的債務處理。具體講,債務重組包括以下幾種具體方式:
(1)、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屬於作出讓步的重組
(2)、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
(3)、債務轉為資本—即通常所說的債轉股
(4)、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延期,延期加息延期減本金或減息)
(5)、混合重組等。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與修訂前1988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相比有兩點主要的變化:一是對債務重組中所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不再採用公允價值計價,而是採用賬面價值計價,債務重組的當期,雙方均不產生重組收益;二是債務重組不僅包括債權人作出讓步的債務重組,還包括債權人未作出讓步的債務重組。
在稅法上,有關債務重組的定義與方式與會計準則基本上一致的,其與會計準則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 “公允價值”的大量引入。債務人在債務重組過程中的償債方式不同,相關的會計處理和納稅處理也各不相同。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各種債務重組形式的會計處理與納稅處理。
1.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時債權與債務人雙方的會計與稅收處理
會計準則規定,債務人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時,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即將豁免的債務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而債權人應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收到的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中。在稅法上,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讓步,包括以低於債務計稅成本(即債務的賬面價值或賬面餘額)償還債務,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計稅成本與支付的現金金額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所得,計入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如果債務重組所得數額較大,一次性納稅有困難的,可以在不超過5個納稅年度的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2、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時債務人與債權人的會計與稅務處理問題
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某項債務的,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債務人應按債務賬面價值轉銷債務,將債務重組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或當期損失。債權人應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所接受非現金資產的入賬價值,如果所接受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已發生減值,應當在期末時與相關資產一併計提減值準備。而且,債務人的帳務處理,隨償債方式的不同而各異。
(1)如果以存貨清償債務的,債務人一方面應按債務的賬面價值轉銷債務,另一方面應按存貨的賬面淨值結轉存貨,將債務的賬面價值扣除增值稅銷項稅額和存貨賬面淨值後的餘額確認為資本公積或當期損失。
(2) 以固定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先將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再按債務賬面價值轉銷債務,將債務賬面價值和扣除固定資產淨值和清理費用(減去殘值收入)等之後的餘額確認為資本公積或當期損失,即:貸記資本公積或借記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3)以無形資產或投資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按債務賬面價值轉銷債務,借記應付賬款科目,同時按無形資產或投資的賬面淨值結轉,將債務賬面價值扣除無形資產或投資賬面淨值與相關稅費之和後的餘額確認為資本公積或當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