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廣東省2007年聯考英語科考試方案

  廣東省是2004年秋季開展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第一批省份,2007年將迎來按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下稱《新課標》)要求進行實驗的第一批畢業生。為了進一步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改革聯考英語科考試,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廣東省考試中心2006年組織相關人員對中學英語教學課改情況進行調研,設計新的題型和考題,以更好地遵循選拔性考試的規律與要求。

2007年聯考廣東省英語科考試的題型設計方案從其結構及形式來看,有以下特點——

平衡主觀題與客觀題比例,適當減少客觀題

所謂主觀題就是需要考官在評分時作出判斷的題型,如作文題。所謂客觀題,其實是多項選擇題。一些學者認為多項選擇題無法直接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在一些省份使用的聯考英語科考卷中客觀題占77%(包括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完型填空題等),主觀題只占33%。但在廣東省2007年聯考英語科考試的方案中,客觀題占60%(包括聽力理解的大部分,以及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等),主觀題占40%,這一改變符合《新課標》關於“終結性評價”的論述。《新課標》主張“不應把脫離語境的單純辨音題或語法知識題作為考試內容”,“筆試應增加具有語境的套用型試題的比例,適當減少客觀題”。

廣東題把原來使用的單項填空(考查辭彙和語法)題刪去改之以“語法填空題”,要求考生在一段刪除10個與語法有關的詞的短文中,把原來的10個詞填入。這種題型不但能減少考生不懂時猜對而得分的可能性,由於答案唯一,又能保持改卷時分數的一致性。再者,由於是在篇章中考語法,既考查了對文章的理解,又能避免出偏題或怪題。

廣東題增加主觀題的比重還體現在增加了書面表達題型的題量和分數。以往的聯考英語題中書面表達題只有一道,占25分。今年廣東省聯考英語科考題書面表達為兩題,占40分,第一題為基礎寫作,第二題為任務型寫作。這一變化也體現了《新課標》注重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這一教學目標。當然,無論是書面表達題還是綜合性題型的增加,都是為了更好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增加綜合性題型

綜合性的題型指的是聽加寫,或是讀加寫的題型,當然在口試中也便是聽加說。以上提到的語法填空便是綜合性題型的一種形式,它不但要求學生讀懂文章,而且要把刪去的詞填上。我們在生活中有時也需要做類似的事情:不小心把墨水灑在信上弄得字詞看不清時,要把看不清的字詞重新寫出。這樣的任務需要的不是單一的能力,是讀和寫能力的綜合。

廣東省英語科考試方案中,綜合性的題型還有聽取信息題和任務型寫作題等,這些都是全國卷沒有的題型。聽取信息題要求學生在聆聽後寫下相關的信息,任務型寫作則要求先概括一篇閱讀過的文章大意,之後歸納對某一觀點或某一事件的看法。這樣的考試目標與我們平時使用外語進行交際和表達思想的目的相似。

比如,一位英國教師或朋友在電話中告訴我們新的電話號碼或新的地址時,我們要邊聽邊作記錄。寫讀書心得也如同任務型寫作,在做聽加寫的考題時,我們要處理信息,只寫下需要的,這有個選擇的過程。閱讀後表達的任務型寫作要求我們看懂別人的觀點或經歷,然後再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有一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題型的設計,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和培養目標的要求。《新課標》明確要求,高中英語課程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等。

計算機輔助口語考試,多角度考查學生能力

2007年聯考廣東省英語科考試方案中,除筆試之外,一些報考外語或相關專業的考生來還要參加計算機輔助口語考試。由於口試使用計算機進行,通過計算機把考生朗讀、角色扮演發問和回答,以及觀看無聲錄像後口頭作文的聲音錄下,考官可以在遠距離經過反覆聽錄音後給考生評分,考生可以在人為干擾較少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使用計算機輔助口試可以多角度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進行測試,落實了《新課標》要求的“口語測試著重檢測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和交際的有效性”這一思想。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聯考廣東省英語科考試設計方案是落實《新課標》的結果,其設計是以《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培養目標以及對終結性評價的思想為根據的,體現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闡明的精神: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銜接。新課改將帶動聯考改革,聯考改革將有利於新課改的前進。 (華南師範大學 何廣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