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三章3

第三節 存 貨

一、存貨概述

(一)存貨的定義

存貨是指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代銷商品等。

(二)存貨的分類

1.按存貨的經濟內容分類,可分為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代銷商品等八類。

2.按存貨的存放地點分類,可分為庫存存貨、在途存貨、加工中存貨、委託代銷存貨等四類。

(三)存貨實際成本的確定

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成本包括採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存貨的採購成本一般包括採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採購的費用。其中,採購價格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其他稅金是指企業購買、自製或委託加工存貨發生的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採購的費用是指採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直接歸屬於存貨採購的費用,如在存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2.存貨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貨的加工過程中發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直接人工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和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3.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採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企業設計產品發生的設計費用通常應計入當期損益,但是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可直接確定的設計費用應計入存貨的成本。

存貨的來源不同,其實際成本的構成內容也不同。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的成本由採購成本構成;產成品、在產品、半成品等自製或需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的成本由採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構成。

(四)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1.個別計價法

採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2.先進先出法

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3.加權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4.移動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