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三章2

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一、應收票據

應收票據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商業匯票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根據承兌人不同,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企業應當設定"應收票據"科目,核算應收票據取得、票款收回等情況。企業持有的應收票據不得計提壞賬準備。但是,如有確鑿證據表明企業所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應收票據的賬面餘額轉入應收賬款,並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二、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包括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的價款、增值稅,以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

在確認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時,應當考慮有關的折扣因素。存在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應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後的實際售價確認應收賬款。存在現金折扣情況下,企業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應當按總價法確認。

企業應設定"應收賬款"科目,核算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不單獨設定"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應收的賬款也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三、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是指企業按照購貨契約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預付賬款應當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賬。

企業應當設定"預付賬款"科目,核算預付賬款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定"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在"應付賬款"科目核算,但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將"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的金額分別反映。

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並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

四、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是指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其他應收款應當按實際發生的金額入賬。

企業應當設定"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其他應收款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企業應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設定"備用金"明細科目或者單獨設定"備用金"科目,以反映和監督備用金的領用和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