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進山2006年深圳注協CPA會計輔導筆記-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非貨幣性交易
本章2002年試題的分數為3分,2003年試題的分數為1分。
從考試試題看,試題的題型包括單選題、復選題和綜合題。客觀題考核的是與非貨幣性交易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1)貨幣性資產的概念;
(2)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計算;
(3)非貨幣性交易的概念等。綜合題是借款費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結合的題目。
2005年教材與上年相比,本章變化內容:收到補價時應確認損益的計算中,不包含應交的增值稅和所得稅。
第一節 非貨幣性交易概述
一、非貨幣性交易的概念
是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包括股權換股權,但不包括企業合併中所涉及的非貨幣性交易)。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
 非貨幣性交易中,有時可能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準則提出了一個參考比例,即,如果收到(或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不高於25%(小於等於25%),仍視為非貨幣性交易;如果這一比例高於25%,則視為貨幣性交易。
二、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的概念
(一)貨幣性資產
是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二)非貨幣性資產
是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第二節 非貨幣性交易會計處理
一、 非貨幣性交易核算的一般原則:
企業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時,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為基礎進行調整,計算確定換入資產入賬價值。
二、非貨幣性交易會計處理
(一)、不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相關稅費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價值,仍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期末再按資產減值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如果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仍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期末再按資產減值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這裡所講的“賬面價值”,一般為資產的賬面餘額扣除有關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後的淨值。其中,“賬面餘額”是指賬戶在期末的實際餘額,即,賬戶未扣除相關資產減值準備之前的餘額。例如,存貨的賬面價值,就是存貨的賬面餘額扣除有關存貨跌價損失準備後的金額;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就是債券投資的面值,加應收利息,再加(或減)未攤銷溢價(或折價)後的金額,扣除有關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額後的金額。
對於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金,應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例如,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固定資產,則有關增值稅(進項稅額)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的存貨,則有關增值稅(進項稅)應單獨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稅費 -單獨入帳增值稅(進項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