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注會教材《會計》課程講義kj1801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一、會計政策概述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會計政策包括不同層次,涉及具體會計原則和會計處理辦法;第二,會計政策是在允許的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中作出的具體選擇;第三,會計政策是企業會計核算的直接依據。
應注意的是,反映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一般會計原則不是企業的會計政策。如客觀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可比性原則、一貫性原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等,就不屬於企業的會計政策。

二、會計政策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
會計政策變更並不意味著以前期間的會計政策錯誤,而是企業變更會計政策能夠更好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在下述兩種情形下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1)法律或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要求變更。(2)變更會計政策以後,能夠使所提供的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更為可靠、更為相關。
對會計政策變更的認定,直接影響著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因此,在會計實務中,企業應當分清哪些情形屬於會計政策變更,哪些情形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以下兩種情形不屬於《企業會計準則》所定義的會計政策變更:(1)當期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採用新的會計政策。(2)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
(1)在壞賬準備採用備抵法核算的情況下,除由原按應收賬款期末餘額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計提壞賬準備(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提取比例)改按根據實際情況由企業自行確定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外,企業由按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改按賬齡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準備,或由賬齡分析法改按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準備的,均作為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但是,如屬濫用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應作為重大會計差錯予以更正。
(2)企業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等所做的變更,應在首次執行的當期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其後,企業再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等進行的調整,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例題1】下列交易或事項中,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2002年考題)
a.壞賬的核算由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
b.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由8年改為5年
c.對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d.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後進先出法
 
【答案】ad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
(一)追溯調整法
追溯調整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如同該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就開始採用新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即,應當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並相應調整變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
追溯調整法的運用通常由以下步驟構成:
第一步,計算確定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第二步,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
值得說明的是,會計政策變更涉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事項通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核算。
第三步,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
第四步,附註說明。
參見教材p371例1
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是以下兩個金額之間的差額:(1)在變更會計政策的當年,按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所得到的年初留存收益金額;(2)變更會計政策當年年初的留存收益金額。
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計算獲得:
第一步,根據新的會計政策重新計算受影響的前期交易或事項;
第二步,計算兩種會計政策下的差異;
第三步,計算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一般來說,會計政策變更不會影響以前年度應交所得稅的變動。因此,若所得稅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則不考慮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若所得稅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同時存在時間性差異,則應考慮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第四步,確定以前各期的稅後差異;
第五步,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二)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中的未來適用法
未來適用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新的會計政策適用於變更當期及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即不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也不必調整變更當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變更當年採用新的會計政策。根據披露要求,企業應計算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當期淨利潤的影響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