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國有資產財產監督管理制度(3)

第三章 國有資產財產監督管理制度(3) (五)掌握國有企業稽察制度

(1)稽察特派員依法維護國家作為所有者的權益,以財務監督為核心,對被稽察企業進行稽察。稽察特派員對國務院負責,與被稽察企業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不參與、不干預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稽察特派員由國務院任免,一般由部級、副部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稽察特派員配備稽察特派員助理若干名,協助其工作。稽察特派員助理由人事部任免,一般由司(局)、處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條例規定了稽察特派員及助理的任職資格條件。稽察特派員開展工作,設稽察特派員辦事處。辦事處由特派員一名和助理若干名組成,實行稽察特派員負責制。

(2)稽察特派員履行下列職責:

1、檢查被稽察企業主要負貢人員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

2、查閱被稽察企業的財務報告、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會計資料以及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有關的其他一切資料,驗證被稽察企業的財務報告等資料是否真實反映其財務狀況,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情況、還債能力、獲利能力、利潤分配、資產運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

3、監督被稽察企業是否發生侵害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的情況;

4、對被稽察企業主要負貢人員的經營管理業績進行評價,對被稽察企業主要負責人員的獎懲、任免提出建議。

(3)稽察特派員和稽察特派員助理的任期為3年,可以連任;但是,對同一企業不得連任。稽察特派員的派出實行迴避原則,不得派入其曾管轄行業內的企業,也不得派入其近親屬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企業。稽察特派員不得在任何企業兼職。

一名稽察特派員一般負責5個企業的稽察工作,一般每年到被稽察企業稽察兩次。稽察特派員或者其指派的稽察特派員助理,也可以不定期地到被稽察企業進行專項稽察。

(4)稽察報告由稽察特派員簽署,經由人事部根據被稽察企業的不同行業,分別送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審核。

負貢審核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自收到稽察報告之日起30日內對稽察報告審核完畢。審核過程中,對稽察報告有不同意見的,應當就涉及的問題同稽察特派員交換意見,取得一致;經交換意見,仍不能取得一致的,應當在稽察報告中標註不同意見,但是不得到被稽察企業進行覆核。

審核後的稽察報告經由人事部報請國務院審定。人事部根據國務院審定的稽察報告中有關對被稽察企業主要負責人員的獎懲、任免建議,依照法定程式辦理獎懲、任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