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前輔導第七章個人所得稅法(3)

 五、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

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需按不同的應稅項目分別計算,以某項應稅項目減去稅法規定的該項費用減除標準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一)費用減除標準。

(1)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800元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個體工商業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契約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必要費用的減除為每月800元。

(4)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費用。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附加減除費用的範圍和標準。

(1)附加減除費用的範圍:

1、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員;

2、應聘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申工作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外籍專家;

3、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任職或受僱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

4、財政部確定的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員。

(2)附加減除費用的標準:以上範圍內的人員每月工資、薪金所得是在減除800元的基礎上,再減除3200元。

(3)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參照上述附加減除費用標準執行。

(三)每次收入的確定。

個人所得稅法對納稅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項所得,明確規定按次計算徵稅。

(1)勞務報酬所得,根據不同勞務項目的特點,分別規定為: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2、屬於同一事項連續取得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具體可分為:

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應視為另一次稿酬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同一作品先在報刊上連載,然後再出版,或者先出版,再在報刊上連載的,應視力兩次稿酬所得徵稅,即連載作為一次,出版作為另一次;

3、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取得收入的,以連載完成後取得的所有收入合併為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發表時,以預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應合併計算為一次。

5、同一作品出版、發表後,因添加印數而追加稿酬的,應與以前出版、發表時取得的稿酬合併計算為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某項使用權的一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如果該次轉讓取得的收入是分筆支付的,則應將各筆收入相加為一次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4)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6)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為一次。

(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為一次。

(四)應納稅所得額的其他規定。

(1)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捐贈,捐贈額末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