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考試筆記17

1、 預期的價值應減去管理費銷售費稅和購入土地的稅費(71)
2、 察看項目是否齊全(236)是否項目有具體表述和利用計算如風險損失
3、 看傳統方法和現金流法的注意事項,現金流不計利潤和利息,傳統不折現
4、 注意項目必須是有投資開發和在開發潛力的房地產
5、 其未來的用途應該合法和符合最高最佳使用原則
 房地產估價報告常見錯誤
一、報告書不完整(共8項內容)
1. 封面 2. 目錄 3. 致委託方函 4. 估價師聲明 5. 估價假設和限制條件6. 估價結果報告
7. 估價技術報告8. 附屬檔案
二、報告書不完整
1. 估價結果報告書漏項(共13項內容)
一) 委託方(委託單位全稱、法定代表人和住所,個人委託的為個人姓名和住所)
二) 估價方(估價機構全稱、法定代表人、住所、估價資格等級)
三) 估價對象(概要說明估價對象的狀況,包括物質實體狀況和權益狀況。其中,對土地的說明應包括:名稱,坐落,面積,形狀,四至、周圍環境、景觀,基礎設施完備程度,土地平整程度,地勢,地質、水文狀況,規劃限制條件,利用現狀,權屬狀況;對建築物的說明應包括:名稱,坐落,面積,層數,建築結構,裝修,設施設備,平面布置,工程質量,建成年月,維護、保養、使用情況,公共配套設施完備程度,利用現狀,權屬狀況)
四) 估價目的(說明本次估價的目的和套用方向)
五) 估價時點(說明所評估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對應的年月日)
六) 價值定義(說明本次估價採用的價值標準或價值內涵)
七) 估價依據(說明本次估價依據的本房地產估價規範,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委託方提供的有關資料,估價機構和估價人員掌握和蒐集的有關資料)
八) 估價原則(說明本次估價遵循的房地產估價原則)
九) 估價方法(說明本次估價的思路和採用的方法以及這些估價方法的定義)
十) 估價結果(說明本次估價的最終結果,應分別說明總價和單價,並附大寫金額。若用外幣表示,應說明估價時點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並註明所折合的人民幣價格)
十一) 估價人員(估價人員的姓名、估價資格或職稱,並由本人簽名、蓋章)
十二) 估價作業日期(說明本次估價的起止年月日)
十三) 估價報告套用的有效期(說明本估價報告套用的有效期,可表達為到某個年月日止,也可表達為多長年限,如一年)
2. 估價技術報告漏項(共7項內容)
一) 個別因素分析
二) 區域因素分析
三) 市場背景分析(詳細說明分析類似房地產的市場狀況,包括過去、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
四) 最高最佳使用分析(詳細分析、說明估價對象最高最佳使用)
五) 估價方法選用(詳細說明估價的思路和採用的方法及其理由)
六) 估價測算過程(詳細說明測算過程,參數確定等)
七) 估價結果確定(詳細說明估價結果及其確定的理由)
報告部分內容描述不清
評估報告中估價對象描述不清
1.估價對象屬於房地產的
1) 土地使用權人交代不清
2) 土地使用權性質交代不清,如是出讓還是劃撥土地,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等
3) 土地使用年限交代不清,如起止年月等(劃撥土地不需交代)
4) 是否具有土地使用權證沒有交代
5) 是否具有房屋所有權證沒有交代
6) 房屋用途交代不清
7) 建築物結構交代不清
8) 房屋建成年代交代不清
9) 房屋的權屬交代不清(特別是抵押的情況)
10) 房屋的狀態交代不清楚(如在建工程的投入數量)
a. 修正項目錯誤
b. 修正方向錯誤(*分子分母、上下方向錯誤)
案例與分析考試指錯題中常見的錯誤1
一、估價報告本身的不完善
1缺少規範中“估價報告的規範格式”所要求的必備項目。
2、對估價對象描述不清
(1)沒有說明估價對象的產權,即沒有說明委託方是否擁有估價對象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
(2)對估價對象的性質沒有描述清楚(3)對估價對象的物質實體狀況描述不清楚
3、行文、譴詞造句不當(術語不準、用詞帶強烈的感情色彩、詞義含糊)
4、邏輯不嚴謹
(1)前後不一致(數據、方法選用與測算過程中的方法運用、標題與內容、數據來源無出處、判斷推理沒有充足的理由)
5、寫作有錯誤
(1)評估結果中沒有說明幣種,沒有進行大寫。(2)對外幣表達的結果,沒有寫明折算成人民幣的匯率。
(3)表達形式不科學
二、估價方法選用上的錯誤
1、只使用了一種估價方法 2、能用市場比較法的沒有用。
3、收益性房地產的估價,未選用收益法作為其中的一種估價方法。
4、具有投資開發或再開發潛力的房地產的估價,未選用假設開發法作為其中的一種估價方法。
5、適宜採用多種估價方法進行估價的,沒有同時採用多種估價方法進行估價。估價方法的選用沒有結合估價對象的特點或不符合有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