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市場比較法試題及答案

(一)判斷題
1.類似區域是指與待估宗地所隸屬的相鄰區域相類似的、不在同一供需圈的其他區域。()
2.以一個標準宗地或條件俱佳的土地為基準,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土地均與其逐項比較,然後將結果轉化為修正價格,此方法為直接比較。()
3.運用市場比較法測算的價格能反映近期市場行情,具有較強的現實性。()
4.市場比較法估價程式先後為收集交易資料、確定比較案例、修正、確定土地價格。()
5.選擇比較交易案例,一般應選擇4年內成交的不動產交易案例,最長不超過5年。() 來源:
6.正常和非正常交易均可作為比較交易案例,通過修正予以運用。()
7.宗地用途雖不同,但影響其價格的區域因素卻是一樣的。()
8.土地使用年期屬於個別因素。()
9.市場比較法評估地價時,需對交易案例依次進行個別、區域、期日、情況修正。()
10.比較案例選定以後,還應根據各案例的情況,建立價格比較基礎。()
11.用來比較的交易案例應與待估土地處於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區域,或處於不同供需圈的類似地。()
12.可通過公式“情況修正後的交易案例價格一比較交易案例價格×比較案例宗地情況指數/待估宗地情況指數”對交易案例進行情況修正。()
13.商服用途的宗地,其所臨道路若為交通型幹道或生活型幹道,其利用效用會產生很大差異。()
14.採用市場比較法評估宗地抵押價格時,可選用買賣交易實例作為比較案例。()
15.容積率是指建築面積與占地面積的比率。()
16.估價期日是指決定待估土地價額的基準日期。()
17.運用市場比較法,可評估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還可評估土地及建築物為一整體的價格。()
18.某宗地1998年9月的價格為2000元,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該市地價指數上漲15%,若其他情況不變,則該地塊在2001年9月的價格應為2600元。()
19.在採用市場比較法評估土地價格時,若某正常交易案例的價格為1000元/m2,設其區域條件指數為100,評估對象的區域條件與之相比指數為110,則經區域因素修正,評估對象的價格為1100元/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