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考試題五

39、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可能導致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但註冊會計師無法確定被審計單位編制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持續經營假設是否合理,註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並提請管理當局在會計報表中披露哪些內容?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應如何說明?
[本題涉及第14,15章] 
題目解析: 
答:1、註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2、如果決定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註冊會計師應當提請管理當局在會計報表中適當披露: 
(1)導致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以及管理當局擬採取的改善措施;
(2)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可能無法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清償債務。
3、註冊會計師在意見段之前的說明段中充分說明無法表示意見的理由。
40、資料:註冊會計師在審計2001年度會計報表時,被審計單位從1999年初期開始生產並銷售某類產品,該類產品質量保證期為三年。 1999年至2001年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及實際發生的維修費用如下: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銷售收入1000萬元 1500萬元 1200萬元 
當年發生的維修費 1999年8萬元 2000年18萬元 2001年18萬元 
第二年發生的維修費2000年11萬元 2001年20萬元 2002年尚未發生 
第三年發生的維修費 2001年9萬元 2002年尚未發生 2003年尚未發生 
合計 28萬元

假設被審計單位在以上三年年末分別按當年銷售收入的2%計提新產品質量保證20萬元、30萬元和24萬元。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註冊會計師應當如何審計並得出何種審計結論?
[本題涉及第14章] 
題目解析: 
[p523、499-500]註冊會計師在審計2001年度會計報表時,將1999年度的產品質量保證20萬元與這批產品1999至2001年三年內實際發生的28萬元維修費用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該產品計提的質量保證,不能彌補其質量保證期內所發生的維修費用。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1999年至2001年三年中,每年所銷售的產品在當年發生的維修費用與銷售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上漲趨勢(1999年0.8%; 2000年1.2%; 2001年1.5%),且2000年銷售的產品在當年及2001年兩年內所發生的維修費用已超過為這批產品所計提的質量保證。
審計結論:在這種情況下,註冊會計師應當提請被審計單位提高對產品質量保證的計提比例!
41、資料:a企業應收b企業賬款6000萬元,按契約約定應在2001年12月1日前償還。在2001年12月31日結賬時,a企業尚未收到這筆應收賬款,並已知b企業財務狀況不佳,近期難以償還債務,a企業對該項應收賬款提取2%的壞賬準備。 2002年2月10日,b企業宣告破產,無法償還賬款。
要求:註冊會計師在外勤工作結束日之前得知此訊息,對此應如何考慮?
[本題涉及第14,15章] 
題目解析: 
答案:註冊會計師在外勤工作結束日之前得知此訊息,應提請a企業按98%補提該項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 
42、對於審計中發現的核算誤差,簡述註冊會計師應如何運用重要性原則來劃分建議調整的不符事項與未建議調整的不符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