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監督的兩大法寶:清產核資、內部審計

會計監督是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一部分,企業內部建立監督制度,其目的在於:規範本企業的會計行為,使企業會計核算規範化;加強成本管理,使企業會計資料真實而有效。因此,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對確保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還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基礎內容之一。 

建立企業內部資產管理制度,定期進行清產核資 

進行財產清查是會計核算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財產物資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但是多年來許多企業的這些制度已是形同虛設,由於忽視財產管理工作,長期不進行資產清查,致使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財產毀損、物資短缺而無人問津。企業要在編制會計年度報告之前進行財產清查,一定要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對賬實不符的問題,一定要查清原因,找出問題的所在和責任人,同時一定要拿出整改措施,然後按照規定進行會計處理,調整當年的會計報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和完整。 

建立內部財務審計制度 

在企業機構的設定中,我們必須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通過內部審計來確定對國家既定製度、政策和規定是否貫徹和履行;對企業內部建立的標準、任務是否遵循和完成。作為內部財務審計,是對會計工作實行控制和再監督的一種有效管理方式,它不僅僅是內部監控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