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近七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來源4

  材料來源三:

對應的申論材料:●吳先生所住的小區安裝有局域寬頻網,為方便家人上網,他特意購買了一台電腦。但近半個月來,他發現自己的計算機在使用完畢後常有異常響動。10月9日晚,他下網後坐在桌旁整理資料時,意外發現電腦的硬碟響個不停,一直閃爍的硬碟燈引起了他的警覺。他打開電腦上安裝的一個專門監視網路系統的軟體,竟然發現這台電腦在收發信息。隨後,他打開了“網上鄰居”資料夾,螢幕上出現了30個“鄰居”的電腦標誌,他逐一點擊,有幾個“鄰居”的信息可以一覽無餘。想到自己存在電腦里的個人信息能如此輕易地被“鄰居”看到,吳先生十分苦惱:“買電腦就想給生活提供方便,沒想到卻引來意外的麻煩!”

●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7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網際網路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區域網路“黑客”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翻閱、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權具體到網路上主要包括個人隱私不被窺視;個人信箱、網上賬戶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從事交易活動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擾等。

(文章選自上海青年報社下的《生活周刊》中的一篇文章)

小心“網窺”

吳先生所住的小區安裝有局域寬頻網,為方便家人上網,他特意購買了一台電腦。但近半個月來,他發現自己的計算機在使用完畢後常有異常響動。10月9日晚,他下網後坐在桌旁整理資料時意外發現電腦的硬碟響個不停,一直閃爍的硬碟燈引起了他的警覺,他打開電腦上安裝的一個專門監視網路系統的軟體,竟然發現這台電腦在收發信息。隨後,他打開了 “網上鄰居”資料夾,螢幕上出現了30個“鄰居”的電腦標誌,他逐一點擊,有幾個“鄰居”的信息可以一覽無餘。想到自己存在電腦里的個人信息能如此輕易地被“鄰居”看到,吳先生十分苦惱,“買電腦就想給生活提供方便,沒想到卻引來意外的麻煩!”

電腦專家:學會保密自己的信息

記者就此事諮詢了西安某電腦公司的李先生,他說,吳先生的經歷是目前小區網路用戶中較普遍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用戶在使用電腦時缺乏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

據介紹,要想保護自己的檔案,避免個人信息被“黑客”翻閱,關鍵在於不要將私人資料夾與他人“共享”,一旦資料夾處於“共享”狀態,個人信息就難保全全。李先生還特別提醒用戶,資料夾即便處於“唯讀”狀態也能被盜讀,要徹底杜絕“黑客”現象可使用給資料夾設定密碼、給電腦安裝加密檔案等方法。

在採訪中李先生還談到,許多老百姓在使用電腦前都沒經過系統訓練,對電腦知識的認識僅局限在簡單的使用操作上,要想真正充分地使用電腦,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對個人網路資料的管理和信息安全應充分重視,以防止個人資料被盜用。

律師觀點:網路隱私權亟待保護

針對部分人通過網路偷窺他人信息一事,西安市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鄭黎晟律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區域網路“黑客”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翻閱、篡改他人信息屬違法行為。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7條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網際網路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而此種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鄭律師指出,隱私權具體到網路上主要包括個人隱私不被窺視;個人信箱、網上賬戶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從事交易活動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擾等。但目前,在網路隱私權方面我國法律還亟待規範。(本報記者李立)

材料來源四:

對應的申論材料:●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在最常用的網路服務中,電子信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點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受訪者被要求說出“當前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了“網路術語”:包括網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經濟、線上、新經濟、it、資訊時代等。以“酷”、“作秀”、“前衛”、“新人類”等為代表的時尚名詞,則以兩個百分點之差屈居第二位。

(文章選自2001年1月2號北京晚報的一篇文章)

調查顯示與“網”沾邊的詞語最流行

如果你仍然使用沒有e-mail地址和公司網址的名片,極有可能,你將被合作夥伴視為一個落伍者。

零點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大中城市市民對網際網路的認知率高達90.3%,讓調查者大跌眼鏡的是,當受訪者被要求說出“當前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時,與網際網路有關的術語居然占了頭把交椅,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了“網路術語”:包括網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經濟、線上、新經濟、it、資訊時代等。以“酷”、“作秀”、“前衛”、“新人類”等為代表的時尚名詞,則以兩個百分點之差屈居第二位。

調查稱,網際網路正給中國帶來新的壓力———數字分化。在年輕一代和年長一代、低收入和高收入群體、高教育程度和低教育程度群體間成為新的社會分層指標。為了適應“數字分化”,國家信息化辦公室趙小凡副司長今天向記者透露,我國政府正在制訂全球第一套“信息化社會指標體系”,由六要素組成:信息化套用、信息資源、信息網路、信息技術產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規標準,以全面衡量我國社會信息化程度。

調查同時顯示,受訪者更願意把網路當作“新生活模式的標識”,它的價值首先是“可以觸及或收集到大量信息的工具”和“全球性信息傳播的工具”。現階段,受訪者更傾向於使用網路的娛樂功能,而不是利用網路來獲得新的商機。

材料來源五:

對應的申論材料:●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在最常用的網路服務中,電子信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點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受訪者被要求說出“當前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了“網路術語”:包括網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經濟、線上、新經濟、it、資訊時代等。以“酷”、“作秀”、“前衛”、“新人類”等為代表的時尚名詞,則以兩個百分點之差屈居第二位。

●北京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動,無論是www站點數,還是上網用戶、域名擁有量北京都居全國第一。據統計,每4個北京人中就有一個是網民,比排名第二的廣東多出近70萬人。cnnic還重新為中國網民下了新定義:平均每周使用網際網路1小時(含)以上的中國公民。雖然網民的限定比過去更嚴格了,但是網民人數比上半年增長33%,並仍保持一種穩步發展的態勢。我國女性網民的比例繼續增長,已達到30.44%,已接近全球網際網路女性用戶33%的比例。56%的網民仍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學生依舊為網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約占20%以上。

cnnic統計報告數據觀中國網際網路走勢

人民日報報導,日前,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了第七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從這個半年更新一次的報告披露的數據,可以觀察出一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走勢。

網路越來越普及

本次調查得出的我國網民總數為2250萬人,其中有幾個特點:一是女性網民的比例繼續增長,已達到30.44%;二是用戶的年齡不再集中於18至24歲之間,少年和老年上網者的比例提高很快;三是70%以上的用戶具有大專以上學歷,這一比例與過去相比有所降低。這幾點同時說明:網路的普及程度繼續提高,進入越來越多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文信息質量高

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新聞還是人們瀏覽的主要信息。絕大多數(77.5%)的用戶瀏覽的信息為中文信息。只有6%的用戶認為中文信息不夠豐富,這說明目前我國網上提供的中文信息的質和量令用戶比較滿意。

與此同時,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這說明與過去相比,我國網路信息及網路服務的多樣性和娛樂性都有所提高,網路不再僅僅是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更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工具之一。

國際出口擴瓶頸

我國國際線路的總容量為:2799m。分布情況如表所示:

中國科技網55m

中國公用計算機網際網路1953m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117m

中國金橋信息網148m

中國聯通網際網路55m

中國網通377m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網際網路4m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90m

國際出口的頻寬從前一年底的不到500m,增加到了2799m,解決了國際出口的瓶頸問題。但國際頻寬懸殊,僅中國電信一家就有近2000m。因此,目前還出現不了真正的競爭,國家信息化推進工作辦公室研究員趙小凡認為,這給管理部門帶來很大的難題,甚至也給國家的網路發展帶來隱患。

趙小凡認為,中國教育科研網頻寬增長非常快,這是個可喜的變化。就應該是學術科研發展在前,商業網超過,科研再超前,一浪高過一浪。

上網速度待提高

從用戶不滿意的因素來看,人們對網際網路最不滿意的地方仍然集中在速度慢和收費高這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比例有所下降。

其中認為費用高的人有所減少(20.83%),但認為速度慢的人還不少(46.41%),這說明雖然國際頻寬和城際寬頻建設得不錯,但城市內部網和接入網的建設還跟不上。

不可否認,通信費用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競爭剛開始,市場不成熟。趙小凡指出,這裡面還涉及一個計費模式的問題。目前以時間為主要參數的計費模式,實際是不利於競爭的,因為在這種方式下,誰的網路服務最差,誰就最賺錢。他可以把網路搞得很慢,比如說一條64k的專線,本來只能容納60人上網,他非得賣100個賬號,讓你慢慢上。相反,如果採用數據流量計費,那么會促進服務商提高網路速度,提高服務質量。

另外,各個網路之間的互聯不順也是造成上網速度慢的原因。我國進行過網路間互聯互通的努力,特別是在中國電信網與教育、科研網之間,剛聯通時速度提高很多,但後來又慢下來了。

網路商務成熱點

61.41%的受調查者認為將來最有希望的網上事業是網上購物。31.67%的網民去年進行過網路購物。在網路購物中,人們更多的是購買書刊及電腦的相關產品等小金額的商品,更多的網民還是希望採用送貨上門並且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網路購物。這和用戶對網路購物的看法是有關係的,他們認為網路購物的最大問題是產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以及安全保障等問題。

材料來源六:

對應的申論材料:●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在最常用的網路服務中,電子信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點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受訪者被要求說出“當前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了“網路術語”:包括網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經濟、線上、新經濟、it、資訊時代等。以“酷”、“作秀”、“前衛”、“新人類”等為代表的時尚名詞,則以兩個百分點之差屈居第二位。

(文章選自2001年02月08號中國計算機報的一篇文章)

用戶使用網路情況和上網習慣的分析

●家裡和單位還是上網群體的主要上網地點,分別占60.27%和43.92%。

●在網民中,大多數(63.37%)用戶的上網費用由個人承擔,這個數據比去年6月份又提高了6個百分點。

●網民對網費的承受能力與去年基本相似,主要還是集中在100元以下(41.91%)和200元(30.62%)。

●網民通常的上網時間主要集中在上午和16點到23點,可以看出,這與網民的通常上網地點有很大的關係。

●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這說明與過去相比我國網路信息及網路服務的多樣性和娛樂性都有所提高,網路不再僅僅是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更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工具之一。

●在最常用的網路服務中,電子信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在我們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平均每個用戶就擁有3.24個e-mail賬號,充分說明了電子信箱的重要性。其次是搜尋引擎、軟體上傳或下載服務、各類信息查詢服務等等,它們分別占到了:66.6%、50.56%、44.65%。

●在獲取信息方面,新聞信息還是人們瀏覽的主要信息,其他的信息和往年的數據相比增長幅度不大。而且只有6%的用戶認為中文信息不夠豐富,絕大多數(77.5%)的用戶獲取、瀏覽的信息為中文信息。這說明目前我國網上提供的中文信息的質和量令用戶比較滿意。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icp的工作比較令用戶滿意。

●用戶對internet接入商的選擇上,主要還是更注重網路的連線速度(42.25%), 價格則是人們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因素(25.15%)。

●從網民選擇網際網路的接入單位來看,人們對網際網路最不滿意的地方同樣是集中在速度慢(46.41%)和收費高(20.83%)這兩方面,但這兩個比例有所下降。

●從對成功網站的態度上來看,網民還是認為信息量和信息更新是網站成功最主要因素。

●在得知新網站的途徑中,用戶主要是通過搜尋引擎(71.55%)和網站連結(66.91%)來獲取訊息的。而在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中,搜尋引擎也是最常用的服務之一。

材料來源七:

對應的申論材料:●據天津市某區檢察院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該地區未成年人因迷戀上網聊天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已達8件,有28人涉嫌犯罪。這8起案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犯罪低齡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國小文化的約占一半,共13人,其餘的為國中和中專學歷;三是均以侵犯財產為目的,侵犯的財產主要以手機、傳呼機和現金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額超過萬元;四是團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現出計畫性和有組織性,如有的負責在網上選目標,有的負責約見面地點,有的負責實施搶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參與作案,且均為未成年人。

(文章選自新華網2001年8月30日發的一篇文章)

烏煙瘴氣聊天室——青少年網上犯罪掃描

新華網天津8月30日電(李靖 任慶明)上網聊天,已成為當前眾多青少年生活中的一種時尚。然而,隨著網路越來越深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像病毒一樣的犯罪也乘機而入。它利用這一現代化的信息手段,貪婪地尋找獵物伺機作案,使虛擬世界不再是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據天津市某區檢察院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今年以來,該地區未成年人因迷戀上網聊天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就有8件,有28人涉嫌犯罪。經專家分析,這8起案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犯罪低齡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占“涉網”總數的75%。二是知識層次普遍偏低,國小文化的約占一半,共13人,其餘的為國中和中專學歷。三是均以侵犯財產為目的。8起案件中,搶劫案4件,詐欺案3件,盜竊案1件。侵犯的財產主要以手機、傳呼機和現金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額超過萬元。四是呈現有計畫、有組織的團伙作案。有人負責在“網咖”選定搶劫目標,有人負責在網上與被搶劫對象聯繫,約定見面地點(一般為女性),有人專門負責實施搶劫錢財。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且均為未成年人。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參與作案,占案件總人數的五分之一以上。

檢察機關提供的下面幾則案例也許能讓我們更真切地感覺到隱藏在聊天室里的罪惡。

(一)她被“踢丘比特一腳”踢了一腳

宋美是一名在天津上大學的大連女孩,穿著時髦,思想前衛,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課餘時間,她常和要好的同學劉娜一起去網咖上網聊天。今年6月,她在網上結識了一位名叫“踢丘比特一腳”的男網友。通過幾次聊天,他們談得越來越投機。在對方的多次請求下,宋美終於同意與雙方見上一面。

不久,二人按照在網上約定的穿著特徵和時間地點見了第一面,可畢竟是第一次見面,未及詳談就匆匆分手。第二次赴約時,宋美按著約定帶著同學劉娜一同來到一家歌廳,“踢丘比特一腳”也帶來了一位夥伴。四個人在歌廳唱歌時,“踢丘比特一腳”好幾次向宋美借用手機,還到歌廳外打了個電話,但每次用完就把手機放回宋美身邊的茶几上,宋美並沒在意。後來兩個男士都藉故離開,等宋美猛醒過來,放在茶几上的她新買的“摩托羅拉v998”手機已無影無蹤。

手機被盜後,焦急的宋美急忙去公安機關報案,但由於她能提供的線索太少,偵查工作無從下手。宋美不甘心,發誓一定要抓住竊賊。她變換了網名再次在網上搜尋。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6月28日,她總算在網上又找到了“踢丘比特一腳”,並約他晚上在“麥當勞”餐廳門前見面。不知是計的竊賊如約而至,當即被等候多時的公安幹警抓獲歸案

(二)他被虛擬女孩騙走兩萬多

李明是個合資企業的職員,平時酷愛上網。今年4月,他化名“魔界戰士”和網上化名為“魏明晨”的在聊天室結識。幾次聊天過後兩人越來越熟,李明還將自己的真實姓名、電話、手機號碼及住址告訴了對方,也得知對方真名叫楊家喜。

4月30日,李明又與楊家喜在網上聊天到夜裡十點多鐘。楊提出要去天津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上班,並說讓自己的女友“林瑋”跟李明繼續在網上聊天。李明和“林瑋” 從晚上10點多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3點,二人越聊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林瑋”說自己感覺和楊家喜不合適,想和李明交朋友談戀愛。李明完全被“林瑋”在網上熾熱的話語和大膽的表白深深打動,認為“林瑋”這樣的女孩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戀人。而他哪裡知道,在網路的另一端,一絲狡黠的冷笑已浮上楊家喜的臉。楊家喜精心炮製的網上雙簧,已經把沉浸在情海之中的李明徹底地 “網”住了。

第二天晚上,“林瑋”在網上找到李明,說她在楊家喜的衣服上發現有女人的口紅印,要與楊分手並說欠楊家喜1200元錢讓李明替她還給楊家喜,李明一口答應下來。轉天晚上,李明如約在一家網咖將1200元錢交給了楊家喜。事後,“林瑋”又以還楊家喜給買的手機錢、零花錢、裝修錢等名義多次與李明在網上聯繫,向李明索要錢款,讓他在網咖與楊家喜見面把錢交給楊家喜,總共騙取李明現金兩萬餘元。

花費巨資也未見到“林瑋”一面的李明,此時終於如夢方醒,向公安機關講述了他被騙的經過。在公安機關的一次精心安排下,楊家喜終於自投羅網。

(三)她等來了一群搶劫犯

上網聊天是張嵐的最大的樂趣,而且一上就是一個通宵。漸漸地,她成了網咖的常客,也成了犯罪分子盯上的目標。

尹強等三人是整天遊手好閒的小青年,也時常光顧網咖。一天,三人兜里的錢花光了,便聚在一起預謀搶錢。思來想去,把目標集中到了張嵐身上。看她幾乎天天來上網,肯定身上帶著不少錢。

主意商定後,開始了他們的搶劫計畫。尹強等三人先到一網咖上網,尹強化名“我最帥”與張嵐取得了聯繫,三言兩語,就騙取了張嵐的信任。見到張嵐已上鉤,尹強讓她在網咖等候,約她見面。隨後,三人趕往張嵐上網的網咖,一直等到次日早晨8點以後,見網咖里的人不多時,衝進網咖採取威脅、毆打的手段強行將張嵐帶走,挾持至一偏僻處,從張嵐身上搶走現金410元。

為了探尋聊天室是否真的成了誘發犯罪的場所,記者最近登入了一家知名網站的聊天室。什麼“紅粉知己”、 “性感地帶”、“第一次親密接觸”,光這些聊天室的名字就足以讓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們趨之若騖。

在“××親密接觸”的聊天室,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各種稀奇古怪、五花八門的用戶名。從可以看到的聊天內容中,經常出現“找某某地方的小姐或女士”字樣,甚至帶有挑逗、淫穢內容的文字出現,而在這個聊天室的人數近200人。

一位青少年研究專家對記者說,應該說大多數上網聊天的人是出於善意的,內容也是健康的,但置身於這樣一種被一部分人搞得烏煙瘴氣的環境中,確實需要增強自身的辨別是非能力,自覺抵禦不良風氣的侵蝕,更不能貪戀其中,不能自拔,最終成了犯罪分子追尋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