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公眾人物更應模範遵守行車道德

  據早報報導,上海知名電視主持人毛威前天在內環高架駕車逆行達5公里,毛威本人在進行血液酒精含量檢測之前,堅稱自己沒有醉酒駕車,並稱這是針對他作為藝人、主持人的謠傳。昨天,經專業部門權威認定,毛威確屬醉酒駕車。交警部門也表示,將對其依法進行嚴處。毛威事件再次將一個問題擺到醒目的位置:公眾人物的公德水準。

公眾人物,尤其是體育和演藝明星,是受社會大眾關注的人物。就其角色而言,他們因為有遠高於普通公眾為高的社會影響力而受到廣泛關注,因此客觀上應當承擔更多的社會道德責任。然而,是不是所有明星等公眾人物都能夠勝任這一重任呢?答案並不讓人樂觀。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以體育、演藝等明星為代表的公眾人物,對社會整體道德風尚,其消極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明星等公眾人物的公共道德水準,特別突出地表現在惡劣地違反交通法規問題上。約十年前,著名戲劇明星洛桑醉酒駕車遇車禍死亡,兩年前,前著名演員牛振華醉酒駕車死亡……近來,國球手孔令輝酒後駕車肇事、相聲演員劉偉酒後駕車追尾、武打明星吳京酒後駕車被拘留,乃至現在節目主持人毛威醉酒駕車高架逆行,等等,總是不時成為輿論焦點。

部分明星等公眾人物們自身,乃至我們社會中的部分普通大眾,未必能夠充分認識到明星等公眾人物對普通大眾道德素養的潛在影響。相當部分人對於明星等公眾人物的關注,片面集中於其在名利上的成功,以及相應的奢華生活方式等等,至於他們是否應當具有高出普通民眾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則往往持寬容態度;而一些明星等公眾人物也在錯誤的自我感覺良好里,扭曲地使用自身的名氣和地位。這就使得他們中的極少數不但未能做到高於一般民眾的道德要求,反而因其社會影響力的巨大,顯得比一般民眾的道德水準更為低下。

事實上,明星等公眾人物違反交通法規,不單單是一件偶發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具有社會意義。隨著汽車擁有量逐漸上升,發達城市進入了汽車時代。汽車時代的到來,對於中國社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汽車時代要求有與之適應的汽車文明和汽車道德。據統計,截至2006年11月底,上海市2006年因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共有179起。其中,死亡60人,受傷163人。這些肇事者,在很大程度上,都無法適應現代文明的一個最為基本的方面:更為嚴格的秩序要求。而這恰恰也是對現代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發達城市率先進入了汽車時代,需要相應的汽車文明與行車道德;汽車文明與汽車道德的基礎,就是對交通法規的嚴格遵守。

明星等公眾人物作為社會中率先富裕起來的人,也是率先跨進汽車時代的人,他們理所當然地承擔著締造汽車文明與汽車道德的責任和義務。相比而言,演員吳京勇於承認錯誤,比起矢口否認顯示出更多的道德意義。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教訓,明星等公眾人物能夠加強自身道德素養,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公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