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獎勵民工雙飛游”是秀又何妨

  河南某民營企業近日花費10萬元,組織先進農民工雙飛赴粵觀摩、學習和旅遊。公司稱此舉是為企業人才培訓進行的投資,是為了開闊員工的眼界,學習先進企業的服務理念,提高員工的素質。但此舉遭遇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純粹是企業做秀,企業真關愛農民工的話,應考慮農民工的現實需求多發點工資,“雙飛游獎勵”華而不實。

說實在的,非常理解反對者“不如多發點工資”的道德期待,這種爭議折射出公眾對農民工低福利的慣性思維:企業欠薪見怪不怪,農民工能按時拿到工資就非常不錯了。當竟然有企業獎勵農民工享受雙飛游的觀摩福利時,公眾就會感覺非常刺眼。其實,農民工和其他勞動者一樣,也有享受素質培訓的福利資格,也可以享受雙飛游的企業獎勵,只不過這些福利都被極低的生存福利遮蔽了。所以,應該為這樣給農民工高福利的企業鼓掌。

許多人稱“獎勵民工雙飛游”是企業拿農民工做秀,筆者認為即使這是企業做秀,做的至多也是利已不損人的秀:在借“雙飛游獎勵”擴大企業知名度的同時,並沒有損害其他人的利益,並沒有讓農民工吃虧———相反,農民工也享受到了“秀”的利益,不說開闊了視野,也不說學習到了先進企業的服務理念,至少能免費飛行旅遊休閒一次。如果再樂觀一點,這種“秀”可能對農民工群體還有更多益處,比如對其他企業是種道德示範,農民工也有享受更高福利的資格,也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他們的素質培訓。

因此輿論不應奚落這樣的無害之秀,而應去批判損人利己的做秀———拿農民工做秀,實際損害其利益。如某地規定:農民工子女憑“四證”到指定學校入學,可免借讀費。但一位教授調查發現:對農民工而言,“四證”要齊全很難,尤其是租購房證,幾乎很少能辦上———所謂“優惠政策”在實際操作中成了農民工子女入學的一種門檻。

反思近來許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對農民工優惠政策,不少都屬損害農民工利益的做秀。輿論該反對的也正是這種秀。而不損人的做秀不是壞東西,農民工需要“雙飛游獎勵”這種秀來提升福利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