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近七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來源1

  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及解析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後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資料

●“找到網遊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電腦,等你拿”,打開任何一個網站,這種遊蕩式網路廣告幾乎隨處可見。雖說廣告面積有大有小,但廣告總是隨滾動條一起共同進退,無論是讀者在閱讀,還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現,總是將讀者連貫的思路打斷。對此,不少讀者表示反感,從事新聞工作的黃小姐說:“每次打開網站,廣告就鋪天蓋地向我襲來。一次,我在某網站檢索一條新聞,一打開,一個大大的手提電腦廣告就出現在我眼前,它還正好占據有利地形,將連結堵得死死的。關又關不上,打開後還是無法顯示。”某大學的學生反映:“每次我要從一個網站連結到另一個網站時,總是出現一堆堆的小型廣告,它們往往沒什麼意思,但它的危害還不小,我的機子的瀏覽速度減慢了,嚴重時還會造成當機。”

●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電話鈴聲驚醒,這一突如其來的騷擾大約持續了2分鐘。年前剛剛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鈴》的王女士,直嚇得心裡“突突”亂跳,她壯著膽子,扭開檯燈一看,只見電話傳真機上傳過來兩頁紙,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家名叫“電子商匯網”的公司傳送的一份“第十四期電子商訊”。在傳真第二頁的最後還寫著:“如欲取消訂閱,可將回復傳真給我們。”

●據天津市某區檢察院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該地區未成年人因迷戀上網聊天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已達8件,有28人涉嫌犯罪。這8起案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犯罪低齡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國小文化的約占一半,共13人,其餘的為國中和中專學歷;三是均以侵犯財產為目的,侵犯的財產主要以手機、傳呼機和現金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額超過萬元;四是團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現出計畫性和有組織性,如有的負責在網上選目標,有的負責約見面地點,有的負責實施搶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參與作案,且均為未成年人。

●北京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動,無論是www站點數,還是上網用戶、域名擁有量北京都居全國第一。據統計,每4個北京人中就有一個是網民,比排名第二的廣東多出近70萬人。cnnic還重新為中國網民下了新定義:平均每周使用網際網路1小時(含)以上的中國公民。雖然網民的限定比過去更嚴格了,但是網民人數比上半年增長33%,並仍保持一種穩步發展的態勢。我國女性網民的比例繼續增長,已達到30.44%,已接近全球網際網路女性用戶33%的比例。56%的網民仍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學生依舊為網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約占20%以上。

●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獲取信息是絕大多數網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閒娛樂也成為一個普遍選擇(51.37%)。在最常用的網路服務中,電子信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點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受訪者被要求說出“當前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了“網路術語”:包括網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經濟、線上、新經濟、it、資訊時代等。以“酷”、“作秀”、“前衛”、“新人類”等為代表的時尚名詞,則以兩個百分點之差屈居第二位。

●吳先生所住的小區安裝有局域寬頻網,為方便家人上網,他特意購買了一台電腦。但近半個月來,他發現自己的計算機在使用完畢後常有異常響動。10月9日晚,他下網後坐在桌旁整理資料時,意外發現電腦的硬碟響個不停,一直閃爍的硬碟燈引起了他的警覺。他打開電腦上安裝的一個專門監視網路系統的軟體,竟然發現這台電腦在收發信息。隨後,他打開了“網上鄰居”資料夾,螢幕上出現了30個“鄰居”的電腦標誌,他逐一點擊,有幾個“鄰居”的信息可以一覽無餘。想到自己存在電腦里的個人信息能如此輕易地被“鄰居”看到,吳先生十分苦惱:“買電腦就想給生活提供方便,沒想到卻引來意外的麻煩!”

●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7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網際網路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區域網路“黑客”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翻閱、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權具體到網路上主要包括個人隱私不被窺視;個人信箱、網上賬戶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從事交易活動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擾等。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的網上辦公系統幾乎完成了園區內所有企業80%以上的業務流程。它完成了5大類64個小項的政府服務,包括企業入園申報和審批、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年審、企業統計、財政月報、季報等項目。目前,中關村企業在辦理這些業務時,幾乎完全在網上進行了。中關村已經有6139家企業加入了網上辦公系統,占園區企業總數的99%以上。網上辦公系統共接受園區企業及社會各界工作查詢訪問40.6萬人次,日均訪問人數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來,網上辦公系統受理各種網上審批和初始登記業務分別為3483項和5058項。數字表明,中關村園區的電子政務真正“跑”了起來。

●2001年9月26日,來自西藏自治區各行各業的160名學生作為網上中國人民大學西藏學區第一批學生,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學知識。和平解放50年來,西藏的教育,從僧侶的貴族教育跨越到民眾的大眾教育,從傳統教育跨越到網路教育。國家為西藏教育事業累計投資近100億元人民幣,僅1979年至2000年全區教育總投入就達58.7億元人民幣。儘管如此,由於歷史遺留、地理特點、交通狀況等原因,造成我國東西部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西藏人民很少能夠接受國內重點高校所傳授的先進文化和科學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西藏地區的教育及經濟發展。如今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現代遠程教育成為西部大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三、申論要求

1.給定資料反映了網路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2.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400左右。(40分)

3.就所提出的對策建議進行論證,既可全面論證,也可就某一方面重點論證。要求:自擬標題,字數800左右。(40分)

1.給定資料反映了網路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分析:這是一個典型的概括題,這類早期的公務員考題雖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已經算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題型了,但我們仍然要重視這類題型,因為無論後來概括類的題型如何變換形式,其考察的目的和考察的著重點都沒有發生變化。這類題目集中起來就是兩點,一是閱讀材料,找到關鍵信息所在的關鍵句或關鍵字,二是要把材料中反映的東西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一點要做好最重要的在於“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不是照抄。這一點考生一定要注意。

參考答案:該材料反映了在網路普及化之後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根據哲學觀點,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面,網際網路也是如此。一方面網際網路作為科技革命的產物,它的發展和普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的迅速擴展,也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給現代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注析:對於這道題目的回答,除了上面的一般性的回答外,其實考生的答案是可以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去寫這道題目的答案。因為其實從根源上來說,網路帶給社會生活的種種影響,關鍵不在“網路”本身,因為“網路”是中性的,無意識的,本身作為一個事物而言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也不可能由“網路”來引起社會問題。關鍵點是在使用網路的人,如何去用“網路”。如果考生要站高一些去看,那么就可以引申到一個問題,就是網路的出現是傳統的人與人的關係出現了一個突破,即人與人除了現實生活中的關係外,還存在身處虛擬世界時的社會關係,即“網路關係”。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關係,我們有辦法調整,而對於虛擬世界時的社會關係,目前可以說我們的方法不多,調整得也不好,而在我們的回答中可以提到這個點,就是出現了新的社會關係,這個社會關係目前缺乏有效的調整手段。)

2.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400左右。(40分)

分析:首先從題目入手,我們要特別注意一點是,無論任何社會問題,相關的解決對策總是很多,而且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畢竟是要打分的,所以為了方便評分,儘管申論考試的題目都是主觀性的題目,但答案也不可能是漫無邊際的。所以很多時候,在申論題目當中總會有許多的“限制條件”,本題就是這樣,要求考生“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首先對策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其次是用“制定政策”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社會問題。所以考生在答題時就必須按照這些題目中的要求去思考解決對策。對於題目要求“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我們首先就要找到材料中的“種種弊端”:

一、 網路廣告的蔓延及給網路用戶帶來的種種不便。

二、 網路商務的不良運作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網路用戶的正常生活。

三、 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與未成年人迷戀上網有關。

四、 網路的普及化在帶給用戶便利的同時,也使網路用戶的隱私權和經濟安全受到了來自不法分子(即黑客)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