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考申論熱點: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問題

  一、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及變化
1987年中國向世界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標誌著我們邁入網際網路時代。從1997年到2006年,不到10年間,我國網民人數從62萬上升到1.11億,增加近180倍。
自2005年開始,一個陌生的名詞——“部落格”頻頻進入大眾的視野。許多網站推出部落格頻道,展開部落格大賽。2006年2月13日某知名女影星在新浪網部落格的點擊量突破1000萬。建部落格、看部落格的熱潮,在網民中持續升溫。“部落格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網際網路發生的新變化。
近年來,隨著一些新技術的開發及套用,網際網路的面貌已是今非昔比。對此,有的學者作了這樣的概括:網際網路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過去是網際網路1.0時代,表現為網民主要通過網站來獲取信息;現在是網際網路2.0時代,表現為網民與網民之間平等交流,信息在網民之間自由發布、流通。打個比方說,過去的網際網路,就像大家共讀一本書,網民們只能圍著少數的網站轉,從它們那裡得到信息;現在的網際網路,就像每人都自己寫書,然後互相換著看,每個網民都可以輕鬆擁有一個自己的“網站”,自主地發布信息。這樣的概括正確與否姑且不論,但它對網際網路新變化的描述確有合理之處。
概括來講,目前網際網路的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落格的大行其道。部落格英文為blog,說白了就是你在網上的一個日記本或私人空間,一切由你作主。每天用幾分鐘,寫下當天值得記錄的人和事,發幾張對你來說有趣或值得紀念的照片,等等。任何一個網民,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在網上建立完全屬於自己的部落格,抒發自己的感受、看法。據統計,2005年全球部落格數量突破1億,中國部落格數量有1600萬,而預計2006年年底中國部落格數量將達到6000萬。
二是播客的出現。播客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你可以把它看做是部落格的“升級版”。部落格是自己寫東西,播客則是自己錄和拍東西。如果說部落格是個人網路報紙,那么播客就是個人網路電台和電視台。由於提供的信息量大,播客很有代替部落格的潛力。2006年我國播客數量預計將達到50萬。
三是即時通訊的廣泛套用。即時通訊是指網民之間通過相應的軟體實現文字、聲音、視頻等信息的實時交流。它比傳送電子郵件所需時間更短,又比撥電話更節約、方便,是目前最方便的網路通訊方式。大家熟悉的“qq”、“msn”等都是即時通訊軟體。只要擁有一個qq號,就可以同親朋好友保持即時的聯繫,十分方便迅捷。2005年我國即時通訊用戶達到8500萬,並且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預計今後幾年內,即時通訊將會超過電子郵件,成為網民最廣泛使用的通訊手段。
四是對等聯網的使用。“對等互聯”聽上去特專業,但理解起來並不難。很多人叫它“p2p”,意思是“夥伴對夥伴”,也就是說,不通過網站,個人與個人之間直接進行數據的互傳共享,讓高速下載、海量下載成為現實。近年來得到廣泛使用的下載軟體“電驢”、“電騾”和bt等,都屬於對等聯網技術的使用。
五是rss的嶄露頭角。rss是一種閱讀器,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譯名,但並不妨礙我們去使用它。形象地說,它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郵遞員,不停地把我們訂閱的報刊送上門來。有了rss,我們就可以自己訂閱感興趣的信息,不用一個網頁一個網頁地去找了。而且一旦信息有了更新,它還會主動提醒,再也不用我們反覆刷新網頁了。
 六、網際網路本身的“硬體”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是“道更寬”了。幾年前,大多數網民使用的還是速度慢、不穩定的電話撥接,而今各種寬頻迅速普及。2005年我國寬頻用戶已超過5300萬。一個是從“有線”到“無線”。無線網路和手機上網的發展,使人們可以擺脫線纜的糾纏,真正做到隨時隨地線上,網際網路成為隨身攜帶的工具。而且,網際網路本身也在更新換代之中。我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核心網(cernet2)已經正式開通,速度和容量都有巨大的提升:速度提高1000倍以上,傳輸一部電影不到一秒鐘;地址容量從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128次方。有人戲言:世界上每一粒沙子將都會有一個ip地址!新技術的套用,各種軟硬體的整合,使得網際網路的面貌不斷發生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進一步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二、發展網際網路的意義
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正式開通運行。這是我國網路發展史上的一個大事。從此,普通公民可以與中央政府“零距離接觸”,標誌著政府上網進入一個新階段。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網際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深。
現在,很難構想離開了網際網路,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樣。雖然網際網路的套用也就是十來年的時間,但它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於思維方式都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了。很多人了解信息,他們直接去新聞網站、娛樂網站;學習查資料也不用總去圖書館了,“百度”一下收穫就很大;嫌逛商場人多,可以去網上商城,價廉物美還送貨上門;什麼水電費、電話費、煤氣費,以前繳費要排隊,現在滑鼠一點就輕鬆搞定;親朋好友就算遠在大洋彼岸,也不用擔心高額電話費,qq、msn隨時聊天,還可以視頻;寫寫部落格、上傳自己錄製的音頻視頻,沒準哪天還真能一舉成名呢……網際網路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捷方便,讓我們的一些夢想更容易實現。
不單是個人,我們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深深地打下了網路時代的印記。隨著網路新技術的發展,網路也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途徑。2006年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通自己的部落格,與民眾進行即時的溝通和交流;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網際網路的作用,強調民眾通過網際網路給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從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政府的期待和鞭策。
 三、網際網路發展存在的問題
網際網路讓我們看到的並不僅僅是笑臉,它更像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與舒適,同樣也隱藏著各種各樣的無奈甚至陷阱。
一是網路不文明行為令人生厭。只要是經常上網的人,幾乎都會遭遇如垃圾郵件、強制彈出廣告等網路不文明行為的侵擾。這些騷擾行為看似小打小鬧,但實際上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並不少。據統計,垃圾郵件給我國國民經濟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60.69億元人民幣。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有的人在網路上傳播謠言,散布虛假信息,混淆視聽;有的人在網路聊天室相互謾罵,使網路風氣變得低俗;還有的人製作、傳播網路病毒,盜用他人網路賬號,傳播他人隱私,讓廣大網民深惡痛絕。
二是黃色淫穢信息令人擔憂。黃色網站大量傳播淫穢色情內容,以極其不健康的手段污染著網路空間。目前網際網路上色情網頁已經超過3.8億個。這些黃色網站、網路色情對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尤為嚴重,一些青少年因受網路色情內容的影響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是網路欺詐等犯罪行為令人氣憤。在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交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路欺詐行為也日益增多。比如,近來網上頻頻出現一些假網站,它們假冒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的正規網站,通過騙取用戶賬號密碼而牟利,這種詐欺網站被稱為“釣魚”網站。網路詐欺呈現出案發數量與涉案金額大幅增長的趨勢。
四是敵對勢力利用網際網路對我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他們利用網際網路,無中生有,以偏賅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集中攻擊中國gcd的領導,攻擊我國的新聞制度、司法制度,妄圖搞亂我們的社會,破壞我國的穩定。
五是不法軟體對網路安全破壞嚴重。
三、加強網際網路管理的措施與對策
2006年4月,在北京市少年勞教所舉辦的“網路不健康內容毒害與後果”專題報告會上,5名正處於花季的失足少年,用親身經歷控訴了網路不健康內容對他們的毒害,深深震撼了在場的近300名網站高級主管、編輯及網咖業主。他們紛紛表示,一定要肩負起社會責任,配合政府部門加強對網際網路的管理,創造健康、文明、和諧的網路環境。一場強調自律的“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熱潮席捲神州大地。
第一,加強監管及立法。網際網路的複雜性,使得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對其不加引導、放任不管,區別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號稱“自由之國”的美國,雖然沒有專門管理網際網路的法律,但卻通過完善的法律體系對網際網路實行嚴密的監控。法律授權政府或執法機構可以截取嫌疑人的網際網路通信內容,網路公司有義務向政府提供網路用戶的有關信息和背景。法國的網路管理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在電子商務的誠信及數字簽名、網際網路通信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有立法,並實行實名上網,個人在網路公司登記的資料必須是完全真實的。在新加坡,對網路監管比較嚴格,設立了專門機構監控網路有害信息,要求內容提供商履行對色情、政治、宗教、種族方面的有害信息進行過濾的義務,對黑客、垃圾郵件、非法下載等行為的懲處非常嚴厲。當然,如何真正做到對網際網路高效有力的管理,現在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目前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有1億多,居世界第二,並且還在快速增長。對如此廣闊的虛擬空間進行管理,確實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應該說,從網際網路產生初期開始,我國政府就十分重視網際網路管理問題,在信息安全、域名管理、網路新聞發布等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但由於網際網路本身開放、高速、海量的特點,網路技術處於不斷的迅速發展中,使許多問題還難以很快得到解決。在網際網路管理方面,最大的一個問題還是體制。近年來,中央適時提出了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的目標,明確了各有關部門的職責。現在的關鍵,是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要求,切實承擔起各自的責任,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可喜的是,有些地方已在管理體制方面做了有益嘗試,成立了專門的網路綜合管理機構,加大了網路監管的力度。
我國加強對網際網路管理的法律法規公約主要有:《文明上網自律公約》(2006年4月);中國網際網路著作權自律公約》(2005年9月);關於網路遊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見》(2005年7月);網際網路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2005年5月);網際網路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2005年3月);非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2005年3月);網際網路站禁止傳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範》(2004年6月);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2003年7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2000年12月)。
第二,在網際網路從業者和廣大網民中間,積極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切實淨化網路環境,抵制不文明行為,形成健康向上的網路文明新風。進一步推進行業自律,引導人們從自身做起,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始終把國家和公眾利益放在首位。加快網際網路立法進程,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法律體系,既做到有法可依,又加大執法力度。
第三,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技術研發。“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沒有技術的保障,管理往往也會落空。需要加強對網路防病毒技術、防火牆技術、防攻擊入侵檢測技術、不良信息監控過濾技術、加密與認證技術、遠程監控技術等的研究和開發,培養這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以應對技術不斷發展更新的需要,構築起有效的網路安全防範體系。
總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的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建立符合網際網路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運用適應網際網路特點的管理方法,就一定能夠既大力促進網際網路的套用,又保證其健康發展,從而使網際網路真正成為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和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