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點評2006司法考試:亮點與暗點並存的主觀題命題

按照法務部的官方表述:司法考試的命題政策是12個字:“基本穩定,適當調整,不斷完善”。應該說最近幾年的司法考試的命題堅持了這一政策。司法考試的命題改革主要集中在第四卷,而第四卷的改革又主要集中在主觀題。因為我自己主要是搞主觀題研究的,所以主要圍繞今年第四卷的命題談兩點還不成熟的個人看法。


第一:關於命題特點和趨勢


特點一:題量逐年呈現減少的趨勢。

在02年以前律師資格考試時代,第四卷一般是10道題。從02年進入司法考試時代,至05這四年都是8道題。從06年開始,第一次變成6道題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第四卷總題量在減少。我估計可能是因為去年題量太大,導致大量的考生沒有答完,而司法考試是一個法律考試,而不是寫字速度考試,所以今年壓縮了試題的數量。對這個改革我是非常贊成的。


特點二:大題的總分值增加。

我說這個大題指的是25分以上的大題,在過去講課的時候,我曾經預測今年大題的分值可能達到100分左右。今年實際的考察情況我已經看到了,就是3道大題占到了96分,也就是100分左右。應該說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和趨勢。未來的發展趨勢,題量減少的同時大題總分增加應該是司法考試基本的個趨勢。



特點三,單題的分值逐步加大。

單題的分值在02年的時候最大的題只有10幾分,到了03年首次出現了巨無霸型的論述題,分值達到30分(文字要求是800至1000字)。到了05年雖然單題降到25分,但是大題數量變為兩道,總分達到50分。而今年論述題單題35分,總分達到70分。論述題主單題分值逐步加大,是一個重要發展的趨勢。


特點四:實務性增強。

這是今年命題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卷四第4題,是刑法和刑訴結合考察的一道題。實務性增強的體現就是實體和程式合二為一。在歷史上實體法和程式法一直是獨立命題的,但在司法實踐當中實體問題和程式問題始終是同步出現,水乳交融的。這就表現出試題和實務之間一個很大的一個距離。我們說這道題極大的減少了實務和考試之間的距離,所以我對這道題體現出來的方向和趨勢,特別值得肯定,是今年司法考試命題改革非常重要的一個亮點,該題體現出了非常高的命題成果和水準。今後應該大力推廣。


特點五,理論性增強。

特別是最後一道論述題,是一道純理論的法學命題。這道題也許從此開創了一個理論化的時代,就是純理論命題的辯析進入主觀大題。這是今年重要的一個特點,也預示著是未來考試命題的一個新的趨勢,值得大家今後複習特別注意。這主要是對主觀命題基本的一個特點評價。

但我對該題體現出的改革方向是持否定看法的。我注意到一些專家已經表示了對該題的高度讚賞。我認為該題的命制和司法考試的性質不符,是今年命題的一個暗點。不值得發揚。



第二:關於司法考試試題的評估標準



今年卷四最後一道大題,純理論的那道題,我覺得也許不符合司法考試的改革方向,雖然作為一個趨勢值得大家複習時注意。但是我個人覺得這也許不符合司法考試命題改革的方向。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引發了我的第二個問題:司考命題的評估標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考什麼與如何考?即試題的命制應當逐步成為司法考試改革核心的內容,由此而來的問題就是,試題的評估標準就是一個當前應當引起法務部重視的大問題。 司法考試舉行了已經五年了,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問題納入議事日程上來。



我並不是抽象的說卷四最後一道論述題不好,但是像這種比較典型的理論命題屬於考研的題型,也許未必符合司法考試的性質。

我認為好的一個司法考試的命題或者試題,至少應當符合兩個大的標準:

第一個標準,“考法”應當符合司法考試的性質。

司法考試是一個選拔實務人才這樣一個性質的考試,他的任務是選拔事務人才,所以說他的命題必須或應當有利於優秀的實務人才脫穎而出。符合這一性質的試題,才應當是司法考的考題。我覺得今年最後的這道35分的大題不能起到使優秀的實務人才脫穎而出這樣的作用。我相信一個優秀的實務人才很難答好這道題,即便是一個優秀的在職法官或律師,做這道題也會非常的吃力。原因很簡單,這是一道純理論的命題,它更適宜作為碩士或者考博士這樣的選拔法學理論人才的考試試題。



第二個標準,考點應該符合大綱的要求。

大綱作為規範命題者的一份“法律性”的檔案,命題的時候就應該以大綱為準。如果脫離大綱了,不僅會帶來命題知識點的不確定,也會給廣大考生的備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比方說這道題目當中涉及到的刑法的淵源這樣一個知識點,在大綱中就沒有規定,同時該題給出的素材是一個外國民法的規定,是一個大陸法系民法的規定,像類似這些的考點,我相信每一個認真嚴格按照大綱複習的考生,都是不可能熟悉的,更不要說答的漂亮了(有特別興趣和愛好的除外)。因為這不是大綱規定的內容。許多考生對這道題目異常吃力,根本的原因可能和一部分知識點不在大綱的範圍裡面有關係。很多考生做最後一道題目異常的吃力,這就屬於命題的問題了,不是考生個人的問題了。



關於司法考試命題機制和評估標準問題,我覺得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司法考試已經連續舉辦第五屆了,我覺得關於司法考試的命題評價機制和標準問題,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了,因為建立一套科學的、公開的命題評價機制,建立個完善的、科學的命題評估標準,應該是下一步司法考試命題工作要重點研究的一個問題。



司考試題的考點和考法一旦進入有如此深度的純理論辯析的命題,司法考試的複習將進入一個考生更加無所適從的複習時代。最後的結果將不但不是一些網友認為的輔導班沒有用了,恰恰會迎來一個輔導班賺錢的新時代。因為這樣的命題趨勢變化,只能導致輔導時間的延長和培訓費用的繼續加大。當然,這並不是我否定該題的主要原因,我之所以否定該題體現出的趨勢和方向,主要還是因為該題不符合司法考試作為一個選拔實務人才這樣一個考試性質的要求。







最後說一點,我看到了網上不少考生提到今年試題難度的問題,我在這裡澄清一個概念,就是司考的試題難度並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司法考試的性質其實不是一個資格考試,而是一個選拔性的考試,也就是說題目的難易程度和選拔的人數沒有關係,所以大家應該更關注的是考試錄取比例。錄取比例高,就容易過關,錄取比例低,就不容易過關。而試題難易程度和錄取比例之間並沒有關係。



另:過去的一周原本是我計畫休假的一周,確實太累了,但我確實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朋友訪問我的部落格。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信任!由於我對部落格系統不熟悉,導致許多網友的問題我沒有看見,同時也有許多網友對這個部落格系統不熟悉,找不到自己提交的問題。總之我是在忙亂中度過了過去的一周。許多遺憾和抱歉,只能慢慢彌補了。因為我看見一些朋友留言要求我談談對今年主觀試題的看法。說實話,我還沒有仔細的研究。所以先簡單談一點粗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更進一步的細緻分析和評價,我想還要過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