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優先”的“科學生態觀”

年加工蘋果80萬噸的青島海升果汁有限公司落戶萊西後,青島科奈爾飼料公司、全省最大的罡泰沼氣公司先後跟進。三個關聯項目的建設運營,形成了“蘋果種植-果汁加工-飼料加工-沼氣生產-有機肥料-蘋果種植”的生態循環產業鏈,有效地減少了廢物排放,控制了環境污染。這是山東省萊西市注重生態建設的一個實例。

萊西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 “環保優先”的理念,先後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山東省首批文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等稱號。

不拿環境換項目

前些年,為加快工業化進程, “揀到籃里都是菜”的招商低門檻,使個別企業成為破壞環境的“禍首”。近年來,萊西市以打造現代化生態型湖濱城市為目標,在工業發展中對生態做到“不欠新帳,多還舊帳”。

“不欠新帳”就是立足產業控制新污染,充分行使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用環保高門檻逼產業升級和循環。據統計,2000年以來,萊西市共拒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30餘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0個。

“多還舊帳”就是加大投入,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和全面達標工程。2000年以來,萊西市共投入治理大沽河水污染2億多元,在青島市所轄5個縣級市中第一個建成了日處理污水4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工業廢水處理設施26套。採取財政投入和社會融資相結合的辦法,擴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三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規模達6萬噸;先後建成水集工業園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染整污水處理廠、經濟開發區日處理能力300噸的電鍍工業廢水綜合處理廠、姜山工業園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工業及生活污水處理廠。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環境服務商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與落戶萊西的青島新天地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一項投資近2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同建設中國首個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

從“環境保護”到“生態建設”

萊西市的環境資源比較好,有山有水,自然植被豐富。為實現生態城市、綠色萊西的宏偉藍圖,萊西市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先後編制了《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萊西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等,確定了適合萊西實際的水源保護、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農村城市化等13個重點建設領域,在社會的各個層面開展生態建設工程,建立了市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責任單位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全民參入的工作機制,政府主導、市場推進的環保機制等。實施了以保護青島母親河——大沽河為核心的“碧水工程 ”,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藍天工程”,以生態建設與保護為重點的“綠色工程 ”等,實現了天藍、水碧、和諧美,生態城市綠意濃的良好環境。為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完成退耕還林4萬畝,建成高效生態農業園2個,發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基地51.5萬畝。已有河頭店鎮等5個鎮被命名為省環境優美鎮,姜山等2個鎮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用“循環”降低環境成本

青島泰光製鞋有限公司將生活廢水處理達標後用於沖洗廁所,日節水300噸;將製鞋下腳料橡膠邊角回收製作橡膠墊,用作生產設備減震和職工腳墊;將縫紉廢軸製成塑膠筐用於生產用具等“變廢為寶”的做法,延長了生產鏈條,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可再生資源,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獲得全國環保先進企業稱號的青島東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青島金恆銅業有限公司,其副產品硫酸則成為東方化工集團肥料生產的主要原料,兩個企業的“循環”,促進了共同發展,實現了“共贏”。青島金萊熱電有限公司年“吐”廢渣9000立方米,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該公司投資200餘萬元,建設了利用廢棄物——粉煤灰生產混凝土磚的生產線,年利用粉煤灰2萬餘噸,廢里淘金180萬元。同時年減少粉煤灰二次揚塵1000立方米。

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係,使一家工廠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實現了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是萊西循環經濟的“大手筆”,極大的降低了生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