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五年解決危舊房居民住房難

“如果大家都能文明行路,加上管理到位,杭州交通的惡化趨勢將會被不斷延後,還沒到收取交通擁堵費的時候。”

“今後5年,杭州市政府計畫總投資30多億元,用於改善2.8萬戶仍住在危舊房內居民的生活條件。”

“杭州要按照運河的整治模式,在今後5年,對繞城公路圈內273多條河道830公里長的河道進行改造,讓運河水更清更藍。”

昨天,杭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圓滿結束,剛剛連任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就改善危舊房居民住房條件到杭州交通“兩難”問題,以及“城市更新”的新理念發表了看法。

五年內解決危舊房居民“住房難”

“杭州將以提高老城區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加快老城區危舊房改善。”王國平明確提出:“市委、市政府將分年度制定詳細規劃和政策,確保5年內解決居住在歷史文化街區和危舊房中居民的‘住房難’問題。”

王國平表示,政府將以“鼓勵外遷、允許自保”為原則,通過外遷和原地自保兩種方式改善老城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同時,政府將制定具體的辦法,資助選擇“原地自保”的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符合相應條件的,政府出一部分資助金甚至全部資助金。

據介紹,目前杭州市有2.8萬戶市民還住在危舊房中,杭州市將打一場危舊房改善的攻堅戰。王國平指出,城市發展到今天,杭州50年以上的老房子已經寥寥可數,總共只有8000餘間。每次調研老房子保護的時候,總有很多民眾質問,這么舊的房子為何不拆?如果拆了這些老房子,杭州就會忘記“回家的路”,迷失未來前進的方向,砸掉歷史文化名城的牌子。

在杭州目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接近30平方米的時候,很多老房子裡的居民戶均卻只有30多平方米。老房子要保,可老房子裡居民的生活也不能不管。杭州市委、市政府已經把危舊房的改善擺在了重要日程,明確表示:五年內改善危舊房。

杭州還沒有到收擁堵費的時候

“五年完成危舊房改善的承諾我們一定能兌現,可是交通擁堵是經濟發達城市的一大‘頑症’,只能緩解不可能根本解決。”說起這個話題,王國平顯得有些沉重。

這幾年,若不是進行大範圍的道路挖潛改造,杭州主城部分地區的交通可能已經癱瘓。面對這一發展中的難題,杭州已經保持了五六年來交通沒有顯著惡化的成效。王國平說得很實在:“我們不能提要求過高的口號,只能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

對機動車分單雙號通行、市中心收取擁堵費等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積極調研。王國平昨天明確表示:像禁左、單行等等的舉措杭州還沒有大面積推開,也就是說,目前杭州的交通狀況還不至於出台這些嚴厲的交通管理措施,杭州更沒有到收取擁堵費的時候。如果大家都能文明開車行路,從腳下起步,從身邊做起,全民素質提高了,杭州交通的惡化趨勢將會被不斷延後。

整治繞城圈內830公里長的河道

以前的運河是杭州的“龍鬚溝”,河水是臭的,兩邊的房子也都是棚戶區。而如今運河綜合保護一期工程完工,尤其是三堡引水工程開通配水以來,運河水質得到了明顯好轉,同時兩岸居住環境也大大改觀。”

王國平說,杭州今後5年的目標是按照運河整治模式,對繞城公路圈內273多條河道830公里長的河道進行改造,以此帶動河道兩側建築物的整治、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城中村”的改造,讓杭州城市更新的觸角向城郊結合部延伸。

城市的更新只能是有機更新。既不能大拆大建也不能推倒重來。王國平說,過去幾年,杭州通過實施“三口五路”、“一縱三橫”、“五縱六路”等道路的有機更新,帶動了城市的有機更新。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行而有效,“今後杭州每年都會出台類似的大工程來推動城市的有機更新。”王國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