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形資產作用空間與運作環境理論的研究和探討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其一是技術進步的速度不斷加快,其二是競爭日趨激烈。經濟發展的兩大特徵的出現都與無形資產及其使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的不斷縮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如何提高我國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是我國企業能否在國際、國內市場立足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講,無形資產評估是實現科研成果及商品化了的科研成果有償使用規範化和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無形資產評估的水平和質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科研成果商品化,以及無形資產的合理轉讓,甚至直接影響到無形資產產權主體的正當權益。

然而我國無形資產評估的現狀是令人擔憂的。截至1994年底,我國較規範的股份制企業累計達2萬多家,但只有近百家企業進行了無形資產評估;全國近5萬多個商標沒能及時進行續展註冊,因而失去註冊商標專用權的機會,國家因此損失無形資產數十億元以上;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幾十萬件專利權,幾十萬件商標權沒有體現出價值;我國與外商進行各種合資的項目達224萬多個,由於監管不善和對各類無形資產不認真評估,已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1994年以後,無形資產漏評的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無形資產評估失真的情況卻相當普遍。客觀地講,造成無形資產評估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這與我們對無形資產評估理論,特別是無形資產作用空間與運作環境理論研究不透、不普及緊密相關。

一、影響無形資產獲利能力的因素

眾所周知,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是與無形資產的獲利潛力和獲利能力聯繫在一起的,而無形資產的獲利潛力能在多大的程度上轉化為現實的獲利能力與無形資產運作的各種條件密切相關。國民經濟的景氣狀況,人們及市場對無形資產及其運用無形資產生產或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的認可程度,無形資產發揮作用所依存的有形資產的數量、規模和水平等等,都會影響無形資產作用的發揮以及獲利潛力的實現。為了分析問題的便利,我們將影響無形資產潛在獲利能力轉化為現實獲利能力及其評估價值的各種主要因素歸併為兩大類,即無形資產的作用空間及其運作環境。無形資產的作用空間及其運作環境共同構成了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基礎條件。

二、無形資產的作用空間

無形資產的作用空間是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特有的要素,而且是一個直接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要素。對於有形資產而言,無論是不動產還是動產,其作用空間和邊界是明確的。不動產中的廠房、寫字樓等,其地理位置和建築面積,決定了它們作用空間及其“能力”。即使按照最佳使用原則來考慮其利用潛力和效用潛力,其作用空間的邊界仍然是可以界定的。又如動產中的機器設備等,不論是多么先進的設備,每台設備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是有明確界限的,而且這個界限在設備的使用說明中會以設計能力明確告知使用者。然而,無形資產中的知識類無形資產,以及包括商譽在內的其他無形資產,它們的作用空間並不是限定的。一種技術可以只被發明者個人使用,並且只能用於他個人的生產生活之中。但它也可以被一個企業利用,在一個企業範圍內,以企業擁有的生產能力和市場行銷能力為依託發揮作用。它還可以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範圍內被利用。而且作為無形資產的技術,它可以同時被發明者,被企業,被一個地區,被一個國家及世界各國同時利用同時共享。無形資產作用空間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其效用的發揮,以及獲利潛力在多大範圍內和多大程度上被釋放出來。就某項技術而言,儘管技術的內容是一樣的,即標的物是同一個,但是,由於利用者不同,技術的作用空間不同,同一技術將發揮出不等量的功效,釋放出不同的獲利能力。顯然,評估人員不可以不考慮技術的作用空間而對該技術進行價值評估。否則,這種評估只能算是對無形資產的理論價值或潛在價值評估,其評估結果是不能作為無形資產交易的底價或參考價的。從這個意義上,無形資產的作用空間是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評估價值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