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良資產評估若干問題的思考

內容提要:

自我國集中開展金融不良資產處置以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金融不良資產的評估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本文作者在對金融不良資產評估的性質、價值類型、評估條件、委託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評估方法、報告類型、客戶審核、報告有效期、報告使用等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提出了對金融不良資產評估主要議題的認識和思考。

關於金融不良資產的評估問題,截至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均沒有統一的規範要求。國外的評估規範中之所以沒有可資借鑑的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是因為已開發國家不良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居高不下的不良資產比例主要出現在開發中國家,而開發中國家的評估業務起步較晚,評估領域中諸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深入探討,尤其是金融不良資產如何評估,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還沒有統一規範要求,評估機構做法也不統一。

一、金融不良資產評估的性質

簡單地說,金融不良資產(non-performing loans)是指超過規定期限不能按期回收的銀行貸款,即不良銀行債權,而債權屬於請求權,要對金融不良債權進行評估,情況不同於有形資產,也不同於無形資產。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現存的金融不良債權,普遍存在著法律權屬不清(如借貸手續不完備,擔保缺陷導致擔保效力的缺失等等)、評估資料不完整、評估依據不夠充分等問題。因此,在對金融不良資產進行評估時,除少部分實施以資抵債或債權轉股權的債權、可對抵債物和股權進行規範的資產評估外,絕大多數的評估屬於評估諮詢的範疇。所謂評估諮詢(appraisal consulting)是指一種為某個論題提供分析、建議或主張的行為或過程,是按照委託方的要求進行的一種諮詢活動,服務於委託人指定的特定目的。在評估諮詢中,價值判斷可以是其分析過程的一部分,但這種價值判斷並不具備資產評估的同等效用。因此,對於不良資產評估的結果,評估報告的使用者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它不是評估師對標的物和內在價值的判斷,而是一種分析和建議;是處置的參考意見,不是資產處置的唯一依據;最終的成交價格取決於市場供求關係和買賣雙方的談判能力。

二、不良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的定義

價值類型(value types)問題是評估界一個比較突出的理論問題。我國評估行業對於價值類型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原因是,過去的評估主要是針對國有資產產權變動來做的,評估結果的用途比較單一,所涉及的價值類型也比較單一。而金融不良資產評估則適用於多種不同的處置目的或方式,包括債權轉股權、以減讓清收為主要特點的債務重組、以協定轉讓或公開拍賣為內容的債權轉讓等。在不同的處置方式中評估報告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協商處理債權,有的牽涉到社會投資者,同時還受市場環境、時間因素、地域條件等影響,因此不同的處置方式對評估的價值類型有不同要求。因而評估師在接受業務委託時,一定要了解評估目的、處置方式,針對具體方式恰當定義評估結果的價值類型。如債轉股項目的評估結果,其價值屬性就應該是持續經營價值(going concern value),折扣變現項目的評估結果應該是強制變現價值(liquidation or forced sale value),債權轉讓項目對於購買方要考慮的是投資價值(investment value),出售方要考慮的是有限市場價值(limited market value)。總之,不良資產評估由於受各方麵條件的影響,不屬於公開市場條件下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而是非市場價值(value other than market value)中的某一種類型。

三、不良資產評估的前提條件

儘管絕大多數金融不良資產的評估屬於評估諮詢,但也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評估條件,這些條件包括:規範的資產評估要有明確的標的物且合法,法律權屬清晰和財務資料齊全;評估諮詢則要有比較齊全的財務資料,能夠收集到比較充分的市場信息,能得到債務人的有效配合。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項目,應當選擇能夠體現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原則的處置方式,通過市場詢價加以處置,不能不顧條件,要求評估師勉強評估,或者要求評估師按照委託方的要求求證評估價值。

四、評估委託雙方責任和義務的嚴格約定

由於金融不良資產評估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非常有必要在委託過程中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委託方不能一委了之,不做任何工作,就其職責而言,委託方至少應做好如下工作:提供與評估對象有關的產權資料、財務資料;配合評估機構開展必要的現場勘查、調查和市場詢價;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對於被委託方而言,也不能不顧經驗、知識和能力,勉強接受委託,就其責任而言,重點應放在資料的收集、市場信息的挖掘和影響價值變現因素的蒐集和分析等方面。對於減值比較大的資產要充分說明減值依據和經驗,有的還要進行舉證分析;對於評估對象的法律權屬問題,要進行充分驗證和披露。另外,不良資產評估的取費問題也要靠委託雙方的妥善協商,目前還很難制定一個統一的費用標準。這是因為,儘管不良債權的標的額很大,但可變現價值很低,如按標的額取費,雙方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有些項目的標的額雖然不大,但情況複雜,評估師所付出的勞動要比一些產權清晰、資料齊備的大項目要多得多。因此,確定評估諮詢費用的最佳依據是評估師的工作量和分析建議的重要性程度,在此基礎上由委託雙方協商確定費用額度。需要強調,在委託過程中,委託方不應只以評估取費的高低作為機構選擇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