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價將長期上漲

  今日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預測,全國房價將長期上漲,2006年呈現小幅升高;此外,北京房價去年上漲近20%。
  據悉,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編撰的《2006年房地產藍皮書》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房地產價格長期走勢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房地產藍皮書》指出,以市場容量為標誌,住宅市場是房地產市場中最大的市場。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住宅市場供應與需求總量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產品類型也不斷推陳出新。但值得關注的是,總體來看,當前住宅市場的產品類型和品質與消費者實際需求已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給市場發出了危險信號。 
  據了解,目前住宅市場的供給增幅有所回升,全國住宅建設穩步增長。1998年以來,房地產開發住宅的供給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2%。2000~2003年竣工面積和施工面積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供給能力較強;2004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積增幅回落。2005年1~10月的竣工面積同期增長率出現強勁反彈,達到了19.2%。經濟適用房供給在供給結構中比例下降,別墅高檔公寓的供給比例出現小幅下降,普通住宅的供給份額逐漸提升。 
  同時,商品住宅投資增幅在減緩。相對於住宅市場供給,消費者對住宅的需求增長在下降。 
  另一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是,商品住宅空置面積增幅正逐步增加。有關專家指出,全國住宅空置面積狀況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從近年全國住宅空置情況來看,2002年以前全國住宅空置面積一直增長,2002~2004年空置面積出現下降。2005年1~9月全國住宅空置面積與2004年同期相比升至4.2%。 
  住宅市場最終歸結到價格上,2005年價格漲幅均逐步回落住宅與土地價格近年來的高位增長的勢頭值得關注。與2002年、2003年的土地價格大幅上漲相對應,住宅價格自2003年以來增幅明顯提高。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2000~2004年房屋價格指數增幅超過5%的有19個,從地區分布上看,有13個分布在華東、華南、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多是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2005年,住宅和住宅用地價格漲幅均有所回落。 
  根據近期國家相關土地政策,《房地產藍皮書》專家對未來住宅市場做出預測:由於土地開發成本的加大,土地一級市場全面實行了招拍掛的出讓形式,土地價格也將會保持增勢。因此,未來住宅土地市場的供給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的趨勢。 
  由此帶來的結構性調整將是商品住宅市場發展的主鏇律。國家上調銀行存貸款利率、控制二次購房和投機性購房、控制拆遷規模等因素將導致其變動。可以預測,受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動因素的影響,需求能力與供給能力相比仍然有餘;經濟適用房、低端普通住宅需求將會保持在較高水平;普通住宅市場區隔加速;受利率、價格以及供給的影響,別墅高檔公寓的需求會基本維持在往年水平,不會出現大的增幅。同時,商品住宅價格將穩中有升。
綜上所述,中國房地產價格長期走勢是上升,而不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