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撰文:認真落實土地督察制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嚴格土地管理責任制,落實土地督察制度。土地督察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是一項全新的制度,需要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和完善的過程。落實國家土地督察制度,首先要對這項制度有完整、準確的理解,對土地督察工作有明確、清晰的認識。 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的重大意義

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重大舉措,也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建立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科學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必須要探索研究的重大課題。土地管理問題是涉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個重點問題。在這些年土地管理改革的實踐中,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形成了比較清晰的思路,就是加強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權力和責任,加強中央人民政府對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和利用行為的監管。按照這一思路,這些年改革了省以下國土資源領導幹部管理體制,改革了依法由國務院分批次審批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的審批方式,調整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中央分成部分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方式。而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則是加強中央政府監管的重大舉措。它的設立,不改變不取代地方政府的管理職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項制度的建立為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關係提供了有益的實驗,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

運用土地政策參與巨觀調控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國特殊國情特殊發展階段的正確選擇。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現代金融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還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完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調控功能的同時,積極運用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政策一起參與巨觀調控,成為我國社會轉型期經濟調控的客觀要求。我國《憲法》規定城市土地國家所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確定了土地用途管制、農用地轉用、建設用地統一供應等法律制度,這就使土地政策參與巨觀調控成為可能。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土地政策在目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調控手段之一。

為此,就必須有一個保證土地調控政策有效實施的機制,做到令行禁止。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應運而生,成為中央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一個重要舉措。

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確立的一項基本的指導原則。目前我國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已逐步形成,關鍵是抓好落實。國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全面加強對省級和計畫單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這項制度填補了對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行為糾正監督機制的不足,既可以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監管能力,從而使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框架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