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地出讓將向年租制傾斜

 “這次物權法草案在審議過程中取消了住宅土地使用權滿70年後需要支付相關費用的條文,表明國家正在調整目前的出讓制度,將來可能將會採取批租制和年租制相結合的方式。”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日前對物權法草案進行第六次審議,這是全國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進入六審的法律草案,也是審議次數最多的法律草案。
據悉,由於宅土地使用權70年到期是否需要支付相關費用的問題,關係到廣大居民切身利益。六次審議稿取消了以前草案中的有關需要支付費用的規定。
牛鳳瑞介紹說,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一種土地批租制,國家享有土地的所有權,政府一次性出讓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權後,並一次收取出讓期內各個年度地租的貼現值總和(土地出讓金)。
批租制的好處在於地方政府可以一次性收齊土地出讓金,投入到城市的基礎建設中去。
但是也存在著一定弊端,一次收齊地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土地的價格過高,從而助長了房價的上漲,此外,還容易造成地方財稅收入的不平衡,比如上任官員出售的土地獲得較多的財政收入,這樣將會導致其繼任者在土地方面的財政收入匱乏。
而土地年租制與土地批租制相比較,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按年收租,土地年租制不是在土地出讓初期一次性收取出讓期限內的全部土地租金,而是按年度分別收取土地租金。二是每年調租,土地年租制按年收取的租金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每年調整土地的租值,這樣政府還可以享受土地增值帶來的一部分收益,也利於租賃者隨時調整投資方案,避免出現閒棄土地。
同樣持此觀點還有中國土地學會理事長、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局長鄒玉川,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土地年租制就是國家土地改革方向的主要參考依據,隨著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這樣的改革勢必將要加速。
業內觀點
宅地自動續約無礙住宅市場
正源地產總經理陳選良認為,住宅用地滿70年後自動續約,對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住宅市場的影響並不大,開發商從中也不會獲得任何好處,主要是購房者將會得到更大利益,並且他希望在70年滿期後,可以象徵性地收取一定費用。
宅地自動續約將刺激二手房交易
信一天地產市場部經理羅煜認為:住宅用地滿70年後自動續約將會刺激二手房的交易量,目前二手房有一部分是公房和央產房,這部分房屋的建成年代時間比較長,這樣在出售過程中影響到了房屋價格。此外,還利於新房的上市交易,特別是一些豪宅由於售價比較高,購買者非常在意房屋的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