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中級)生產與業務管理指導

四、生產與業務管理
(一)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特徵
 1、生產與業務管理的演進(p96表1-4-1)
 2、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特徵與趨勢
 (1)特徵
1)管理範圍已擴展 2)管理難度加大
3)生產與業務方式不斷革新
4)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先進管理技術被廣泛採用
 (2)趨勢
1)購銷方式趨向於無紙化和電子化
2)傳統生產工藝設備及生產線趨向於被高精度、高智慧型、可自動修復的生產控制程式及柔性生產體系代替
3)庫存管理趨向於將庫存數量控制到零
4)質量趨向於使用不知疲倦、毫不留情、嚴格認真的自動化控制設備和自動化生產工藝。
(二)生產與業務系統設定
 1、生產與業務類型
工業企業按不同的標誌可以區分為不同的生產類型:
 1)按生產方法劃分可分為:合成型、分解型、調製型、提取型。
 2)按接受任務的方式分為:訂貨式生產類型和存貨式生產類型
 訂貨式生產類型的特點:
a、根據用戶的具體訂貨要求組織生產,成品在各方面均不同
b、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交貨期
c、由於按訂貨組織生產,基本無庫存
 存貨式生產類型的特點:
a、是在對市場需求量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畫地進行生產
b、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產、供、銷之間的平衡
c、按量組織生產,產品有庫存
 3)按生產的連續程度分為:連續生產和間斷生產
 4)按生產任務的重複程度和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分為: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單件小批生產。(p98表1-4-2)
 2、生產能力的確定
 (1)生產能力的概念:
 廣義的生產能力是指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
 狹義的生產能力主要是指技術能力中的生產設備、面積的數量、狀況等。
 即企業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在一定的時期內,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最大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最大數量。
 (2)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
 1)固定資產數量2)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3)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
 (3)生產能力核算
分單一品種和多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的核算(p99公式) 
 3、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主要是指工業企業內部生產單位--車間、工段、班組的設定。設定的形式通常有工藝專業化、對象專業化和定位布置。
 (1)工藝專業化(也稱工藝原則)
 優點:1)適應市場變化能力較強2)有利於實行專業化的工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