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串講整理筆記(二)

員工離職的原因:(一)個人原因:由於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追求良好的人際關係、尋求自我價值實現,也可能有職業興趣、能力水平與現單位和崗位有差距的原因。(二)單位內部原因:單位內部存在著制度、管理上的問題,延緩了自身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推理。(三)組織外部的原因:指外部環境因素,如社會價值觀、競爭對手、政策法規、經濟、交通等因素。也取決於能否得到與其貢獻相適應的勞動報酬。 
降低員工流失的措施:降低員工流失的物質激勵措施:(一)支付高工資(二)改善福利措施降低員工流失的精神激勵措施:(一)滿足幹事業的需要(二)強化情感投入:直接溝通、提供社交機會、使工作成為樂趣。(三)誠心誠意留員工(四)不同周期的留人措施:引入階段,是員工儘快儘快適應環境;成長階段,適度肯定,適度安排技能訓練,加深專業程度;飽和階段,給予適度的訓練、調職或是晉升機會;衰落階段,適當的以福利等方法來疏導員工面臨衰落期的問題。困難組織的留人措施:既要加強激勵,又要鼓勵競爭;既要關心愛護,又要教育引導;既要充分放手,又要有效制約;既要講認清,也要有制度的保證 

第三章 培訓與開發 
起草培訓制度的內容要求:(1)制定企業員工培訓制度的依據(2)實施企業員工培訓的目的或宗旨(3)企業員工培訓制度實施辦法(4)企業培訓制度的核准與實行(5)企業培訓制度的解釋與修訂。 
具體培訓制度:(一)培訓服務制度:(1)制度內容:培訓服務制度條款和培訓服務協約條款(2)制度解釋(二)入職培訓制度:(1)制度內容:培訓的意義和目的;需要參加的人員界定;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入職培訓的解決措施;入職培訓的主要責任區;入職培訓的基本要求標準;入職培訓的方法(2)制度解釋(三)培訓激勵制度:91)制度內容:完善的崗位任職資格要求;公平、公正、客觀的業績考核標準;公平競爭的晉升規定;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分配原則。(2)制度解釋:對員工的激勵;對部門及主管的激勵;對企業本身的激勵(四)培訓考核評估制度:(1)制度內容:被考核評估的對象;考核評估的執行組織;考核的標準區分;考核的主要方式;考核的評分標準;考核結果的簽署確認;考核結果的備案;考核結果的證明;考核結果的使用。(2)制度解釋(五)培訓獎懲制度:(1)制度內容:制度執行的目的;制度的執行組織和程式;獎懲對象說明;獎懲標準;獎懲的執行方式和方(2)制度解釋(六)培訓風險管理制度:1(1)制度內容(2)制度解釋 
培訓制度的修訂:培訓制度的戰略性;培訓制度的長期性;培訓制度的適用性 
企業培訓制度:即能夠直接影響與作用於培訓系統及其活動的各種法律、規章、制度及政策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培訓的法律和政令、培訓的具體制度和政策兩個方面。涉及兩個培訓主體——企業和員工。 
崗位培訓制度:是企業培訓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員工培訓的基本辦學形式和工作重點,強調緊密結合職業,實行按需施教的原則,按職務崗位需要進行培訓,以確保勞動者上崗任職的資格和能力為出發點,使其達到本崗位的要求,其實質是提高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包括培訓立法及相應的政策,也包括崗位培訓各環節的規範化,其核心是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的配套措施的實行。 
制定員工發展規劃的步驟:(1)進行人員需求分析。人員培訓需求是制定人員培養、發展計畫最重要的依據,培訓需求要根據培訓計畫實施時間的長短,或者培訓計畫的執行期,由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與企業實現或者企業發展的要求與企業實現的差距來確定。(2)設計人員培養方案和發展計畫 。在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培訓方案的設計工作。培訓方案的設計要反映課程或各個培訓活動的主要特點,明確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形式和方法、培養經費和預算等主要培訓參數。(3)行動方案的設計與開發。針對培養目的,明確行動時間、行動步驟、目標達成等行動安排,制定具體的可執行的行動方案。(4)對人才培養與發展活動的實施與管理。培訓實施也就是將培訓項目計畫付諸實踐的過程。(5)對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評估。 
考察員工培養目標和計畫的著眼點:(一)企業方面。一方面以提高企業經營活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陪養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需的態度為目標,另一方面,提高員工作為一名社會人或國民應具備的知識、修養和見識為目的。(二)員工方面,通過培訓可以可以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從而提高員工的能動性,達到員工自我實現的目標。 
員工發展歸化的層次:按員工發展規劃的層次:(1)整體發展計畫。(2)培訓管理計畫(3)部門培訓計畫+從規劃的時間長短來劃分:(1)長期發展規劃(2)中期培訓規劃(3)短期(特定項目)培訓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