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輔導:工薪支出的財稅處理

工資、薪金支出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其有僱傭關係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含地區補貼、物價補貼和誤餐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支出。 

(1)、工資、薪金支出的形式 
①、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的企業,按計稅工資規定扣除。所謂計稅工資,是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的工資、薪金標準。從2006年起,財政部規定計稅工資的人均月扣除額為1600元。
實行計稅工資、薪金辦法的企業,其實際發放工資、薪金在計算工資、薪金標準以內的,可據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②、工資薪金支出實行工效掛鈎扣除辦法的企業,其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在工資、薪金總額增長幅度低於經濟效益的增長幅度,職工平均工資、薪金增長幅度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以內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企業按批准的工效掛鈎辦法提取的工資、薪金額超過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額部分,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超過部分用於建立工資儲備基金,在以後年度實際發放時,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在實際發放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③、對飲食服務企業按國家規定提取的提成工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④、事業單位凡執行國務院規定的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的,應嚴格按照規定的工資標準在稅前扣除;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實行工資總額與效益掛鈎的事業單位,應按照工效掛鈎辦法核定的工資標準在稅前扣除。

(2)、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應注意的問題 
①、納稅人發生的下列支出,不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ⅰ、雇員向納稅人投資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ⅱ、根據國家或省級政府的規定為雇員支付的社會保障性繳款;
ⅲ、從已提取職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項福利支出(包括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探親路費等);
ⅳ、各項勞動保護支出;
ⅴ、雇員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ⅵ、雇員離退休、退職待遇的各項支出;
ⅶ、獨生子女補貼;
ⅷ、納稅人負擔的住房公積金;
ⅸ、國家稅務總局認定的其他不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項目。 
②、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係的員工包括固定職工、契約工、臨時工,不包括下列人員:
ⅰ、應從提取的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的醫務室、職工浴室、理髮室、幼稚園、託兒所人員;
ⅱ、已領取養老保險金、失業救濟金的離退休職工、下崗職工、待崗職工;
ⅲ、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計入住房周轉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務人員。 
③、在計算所得稅時,當期在製造成本(製造費用、生產成本)中列支的“應付工資”視為當期全部進入損益。對於工業企業來說,如果期末“生產成本”、“產成品”賬戶無餘額,則說明當期在製造成本中列支的工資因產品對外銷售時,結轉產品銷售成本而全部進入損益;反之,如果本期尚有未完工的在產品,或者尚有部分庫存產成品未銷售出去,則說明當期在製造成本中列支的工資在計算利潤總額時尚未得到扣除。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計算實際在成本費用中扣除的工資就十分困難。為了簡化,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將本期在製造成本中列支的工資視為當期全部進入損益,然後按照工資、薪金稅前扣除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④會計上提取工資時,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當月的工資在月末提取,在次月發放。本年度提取數,以“應付工資”貸方累計發生額為準,在考查當年度實發工資時,應注意考慮上年度12月份工資在本年度發放,以及本年度12月份工資在次年發放的情況。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常常會因資金周轉困難等原因,使得當期應付工資得不到全額發放,造成“應付工資”貸方餘額越來越多,當企業資金充裕時,企業會補發以前月份(年度)欠發的工資。如果本年度發放的工資超過了當年的提取數,則說明動用了以前年度的工資結餘。對於實行工效掛鈎的企業來說,由於以前年度的提取數大於實發數的部分,在計算所得稅時已作過納稅調整,因此,本期動用的以前年度工資結餘應作納稅調減處理。而對於實行計稅工資的企業來說,一般只考慮當期“計稅工資標準”、“實發數”、“提取數”三項指標。 
⑤計算計稅工資扣除限額時,一般按平均職工人數計算。如果企業的臨時人員較多,而臨時人員大多為季節性用工人員,在計算計稅工資扣除限額時可以按實際在崗月份分別計算,然後累計相加。 
⑥會計實務中,“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也通過“應付工資”科目核算。由於在建工程完工後,將轉入固定資產,這部分工資最終會以折舊的方式在稅前扣除。如果在計算工資扣除時,已將在建工程人員工資扣除,則會出現重複扣除的情況。

[案例75]
[案情說明] 井澤(南平)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提取工資150萬元,其中在建工程人員工資20萬元;提取數等於實發數,計稅工資標準為160萬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會計制度》。
[分析說明] 井澤(南平)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稅前扣除150萬元工資,含資本性支出的在建工程人員工資20萬元,這就會造成20萬元工資在今後固定資產折舊時重複扣除。因此,井澤(南平)實業有限公司在計算2002年稅前扣除工資時,應將在建工程人員工資剔除,即本例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