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如何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

一、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的作用
1、內部審計在公司尚未建立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積極向管理層提出建立風險管理過程的相關建議。如果公司尚未建立風險管理過程,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提請管理層注意這種情況,並同時提出建立風險管理過程的相關建議。由於內部審計人員長期立足於本企業的具體崗位,比較熟悉公司的業務並能夠隨時深入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去了解掌握具體情況。審計人員只有通過周密詳細的審前調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中發現存在風險的隱患問題,進行風險分析,才能根據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出全面而且符合實際的審計工作計畫。但是,管理層如果建立了風險管理過程,那么,來自於綜合性風險管理過程的信息,則有助於內部審計人員更快地制定審計工作計畫,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可以促進風險管理過程的建立或使風險管理過程的建立成為可能。來源:
2、內部審計可以通過諮詢服務的方式,積極協助公司風險管理過程的建立。風險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一個組織內部應當明確職責分工,各司其職。董事會負責制定戰略目標,高層領導各負責一個方面的風險管理責任,其他管理人員由管理層分配給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員負責日常監控,而內部審計人員則負責定期評價和保證工作。如果管理層提出建立風險管理系統的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協助,但不能超出正常的保證和諮詢範圍,以免損害獨立性。內部審計師可以促進、協助風險管理過程的建立,但不負風險管理的責任。
3、內部審計通過將風險管理評價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以檢查、評價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內部審計主要從兩個方面評估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1)評價風險管理主要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表現在評價公司以及同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趨勢,確定是否可能存在影響企業發展的風險;檢查公司的經營戰略,了解公司能夠接受的風險水平;與相關管理層討論部門的目標、存在的風險,以及管理層採取的降低風險和加強控制的活動,並評價其有效性;評價風險監控報告制度是否恰當;評價風險管理結果報告的充分性和及時性;評價管理層對風險的分析是否全面,為防止風險而採取的措施是否完善,建議是否有效;對管理層的自我評估進行實地觀察、直接測試,檢查自我評估所依據的信息是否準確,以及其他審計技術;評估與風險管理有關的管理薄弱環節,並與管理層、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討論。如果他們接受的風險水平與公司風險管理戰略不一致,應進行報告。
(2)評價管理層選擇的風險管理方式的適當性。由於各個公司的文化氛圍、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標不同,風險管理的實施也有很大差別。每個公司應根據自身活動來設計風險管理過程。一般說來,規模大的、在市場籌資的公司必須用正式的定量風險管理方法;規模小的、業務不太複雜的,則可以設定非正式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定期開展評價活動。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是評價公司風險管理方式與公司活動的性質是否適當。
4、內部審計應積極持續地支持並參與風險管理過程,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管理和協調。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公司全面建立了風險管理過程,內部審計因此能夠擔負起風險管理的職能。首先,內部審計從評價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產、採購、銷售、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領域查找管理漏洞,識別並防範風險,做出相關評價。其次,內部審計可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極細微的環節上查找問題,分析其合理性。內部審計人員更多的是以風險發生可能性大小為依據,深入到經營管理的各個過程,查找並防範風險。再次,內部審計在部門風險管理中還起著協調作用。不僅各部門有內部風險,而且各管理部門還有共同承擔的綜合風險,內部審計人員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可協調各部門共同管理企業,以防範巨觀決策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