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委託理財進行審計應注意的問題

一、委託理財的常規處理

近幾年,為了追求更高的投資報酬和實現快速的資本增長,企業委託理財的現象越來越多。所謂委託理財,就是企業將自己所擁有的、因一時找不到好的投資項目而閒置的資金委託給有關金融機構代其理財的行為。在實務中,多數企業在對委託理財問題進行會計處理時,基本上能夠按照有關法規進行正確地處理和恰當地反映。其通常作法為:來源:

1.將自己的資金委託並劃給受託企業時,作為短期投資處理,借記“短期投資”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為“短期投資”和“貨幣資金”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在利潤表中暫不作反映。

2.收到受託公司劃回的委託理財收益時,作為投資收益處理,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將收到的款項反映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項目和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項目,同時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中。

3.收回委託理財本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短期投資”科目;將收到的款項記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和“短期投資”項目,同時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中。

二、審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企業是否對委託理財本金進行了變相反映

委託理財是一項短期投資活動,應將其本金反映於“短期投資”中。然而在會計實務中,一部分企業為了逃避有關部門的監管,常常對委託理財本金進行變相反映。企業對委託理財本金可能進行的變相反映如下:

1.記入“應收賬款”。具體作法為:(1)將委託理財款項劃支給受託公司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相應地反映為“應收賬款”和“貨幣資金”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中。(2)收回委託理財本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即將當初記入此二科目的金額進行對沖;在資產負債表中,仍反映在“貨幣資金”和“應收賬款”項目中;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

2.記入“其他應收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是將委託理財本金作為一筆借款的形式拆借給受託企業,雙方簽訂借款契約(協定),或者是由受託企業向委託企業出具一份“借條”之類的東西,從而掩蓋其委託投資的真實目的。具體處理為:(1)劃出委託理財款項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相應地反映為“其他應收款”和“貨幣資金”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2)收回委託理財本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即將當初記入此二科目的金額進行對沖;在資產負債表中,仍反映在“貨幣資金”和“其他應收款”項目中;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下的“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

3.記入“預付賬款”,其具體會計處理與以上相似。若企業對其委託理財本金有如上的變相反映,我們應在審計中作相應的調整,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相應的披露,以降低審計風險,同時真實反映其本來經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