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霍懋征:用愛耕耘一生

攜著這份對事業的深愛,半個多世紀中,霍懋征在北京第二實驗國小多次接受了教育改革的實驗任務,並且交出了一份份閃光的答卷: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她實驗和推廣了凱洛夫的五段教學法;參加了五級分制的試行和經驗推廣;進行了從注音字母到漢語拼音方案教學的過渡實驗,總結推廣了漢語拼音教學法;她為五年一貫制的國小學制改革編寫教材,進行試教,並推廣過教學經驗;她帶領教研組的老師們創立並推廣了語文講讀法和讀講法的教學模式;她探索和總結了數學一題多解和學生作業無錯題的寶貴經驗;她提出了“數量要多,速度要快,質量要高,負擔要輕”的教改目標,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益趟出一條新路……

即便在“文革”中,自己被關押,愛子喪生,霍懋征也從未離開國小教師的崗位,並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執著地愛著學生們。一名畢業生說,1972年,他從東北農場回京探親,到霍老師當時工作的丁字胡同國小去看望她。只見霍老師在課堂上認真負責地教學生,課間操時一絲不苟地糾正學生的懶散動作。“進到老師辦公室,我看到了霍老師的教學獎狀。我問霍老師是怎么想通的。她只說了一句話:‘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呀……’剎那間,霍老師的園丁形象在我心目中是那樣的高大!”

“我是你們的國小老師,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霍懋征在一次師生聚會上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心聲。那次聚會中,30多位50來歲的學生像小時候那樣排成兩隊,班長王秀文用兒時的腔調“命令”大家伸出雙手,請老師檢查衛生。那情景讓耄耋之年的霍懋征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45年前,你們每個人每天伸著兩隻小手讓我檢查衛生。今天你們用這兩隻大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黨為人民作出了貢獻!”

學習更教做人

霍懋征:“我們的教育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專家學者、部長司長,可我們應該把學生都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好工人、好農民、好公民。”

趙黎明:“我一生中有過不少老師,霍老師對我的影響最深最大。”

一個久遠的鏡頭在已逾花甲的趙黎明腦海里總是清晰顯現:“那是個寒風呼嘯的冬夜,霍老師飯後從學校騎車來我家家訪。那天不巧,我的父母開會還沒回來。霍老師坐下一邊等候,一邊取出我們早上交的作文,專心批改起來。八點鐘了,我困了,上床躺下。在霍老師批改作業的聲音中,我進入了夢鄉。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幾點鐘回來的,也不知道霍老師多晚才離開我家。但我清楚地記得:第二天早上,霍老師依然神采奕奕地走進教室,把作文本一一發回到我們的手中,每一篇作文上面,都有她字跡秀麗的評語和精心工整的批改。”霍懋征也許想不到,此情此景,伴隨趙黎明走過幾十年的人生路,“她教會了我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

霍懋征任教的北京第二實驗國小,是一所兼收高幹子弟和普通市民子女的學校。霍懋征做過幾十年班主任,絕無偏愛和歧視。無論是對國家領導人的子女,還是對普通老百姓甚至“右派分子”、資本家的孩子,都一視同仁,從不厚此薄彼。每接手一個班,挨家家訪是她必做的“功課”。在趙黎明記憶中,自己所在的班有46名學生,霍老師總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騎著腳踏車一家家拜訪。

趙黎明的弟弟鄭天亮,如今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上國小六年級時霍懋征也教過他一年。鄭天亮記憶最深刻的是霍老師經常中午頂著大太陽騎腳踏車到同學家裡查午睡。最令他感動和難忘的是,教他們的那段時間,正是霍老師二女兒從患病到去世的日子,而老師沒有因為這事耽誤他們班任何課。“我們這個班五年級交到霍老師手裡時還是個‘亂班’,霍老師就像有點金術一樣,她的魅力真讓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