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文化 - 酒樽器皿

黑陶杯:

紹興最早的飲器是陶製品。河姆渡文化遺存中有大量陶器,尤其是第四文化層,出土陶片達十萬多片,復原陶器兩百多件,這是一種夾灰黑陶。到第一、二文化層中,發展為夾砂灰、紅陶。這裡有許多當時或以後可以作為酒具的杯、盉等。當然,這時的陶器造型不規整,質量粗疏。在良渚文化和紹興馬鞍等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陶器造型就較前規整了。那裡的杯、碗、瓶、壺製作細膩,形狀精巧。特別是良渚發掘的高頸貫耳壺、黑陶杯。黑陶杯黑色薄胎,上端呈盅形,上沿外卷,下端高足。70年代初紹興西施山遺址出土的陶杯呈柄形,有把手,工藝精細,表現了遠古人高度的制陶技術,是古越酒具中的傑出代表。

印紋陶鴨形壺:

是商代的酒具。1984年6月在紹興附近的上虞樟塘鄉發掘了兩座商代龍窯。這是浙江最早的窯址,窯中有大量印紋硬陶片。1978年紹興富盛鎮曾發掘出燒制印硬陶的龍窯。這種印紋硬陶比過去的陶器質量大為提高,其中有許多酒具,龍以印紋陶鴨形壺為代表,壺形似鴨,扁長,灰褐色,器表印有花紋。至西周,印紋硬陶更加發展,酒具製作工藝水平進一步提高。

原始瓷的盉、盅、尊 :

從現在發掘的紹興、上虞等春秋戰國龍窯看,出現了印紋硬陶與原始瓷同窯合燒的現象,這是原始瓷器的開始,是我國陶瓷業的一個飛躍,從此紹興的酒具由陶向瓷發展。這時除杯、壺外,出現了盉、盅、尊等。1989年10月紹興上灶鄉發現了一批我

國原始青瓷,其中有盛酒器5件,均為圓蓋,環形或鳥形紐,直口,斜弧腹,獸蹄形三矮足。肩部按弓形提梁。蓋面及肩腹部凸或凹弦數圈,並間隔S紋。器物通體施薄薄的黃色釉。又有飲酒器盅20餘件,均為尖唇,侈口,斜弧腹,平底。

內壁有螺鏇紋,外底為淺線紋,通體釉色青黃。紹興漓渚發掘的231座戰國墓中,原始瓷已占40%,酒具用瓷土作胎,外施一層薄薄的青中泛黃或灰青色釉,便於接角唇部,洗滌也較方便,胎質堅實,製作精美。這時的陶製印紋酒具仍很多,如瓮、壇等,且式樣很多,紋飾十分講究,有各種花紋、朱字紋、方格紋、回紋、米篩紋,有的是細麻布紋一類細密紋飾,還做到了紋飾與造型協調,表現了當時人們已具有很高的審美眼光。

圓形壺、鍾、耳杯:

秦漢時期,紹興的酒具起了巨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我國的陶瓷技術進入新的階段,尤其在東漢,成熟瓷出現了。成熟瓷首創于越窯。越窯是我國從東漢到宋一千多年中生產青瓷最著名的窯系。它生產的各種青瓷,包括酒具在內,曾長期稱冠全國,風行海外,為我國古代主要海外貿易品之一。當時出現了能盛米、水、羹、酒多種用途的圓形雙耳壺和鍾。鐘的形狀和壺相似,唯底部圈足增高。此外,還出現了方形的陶鍅。不久,飲酒器的耳杯問世了。此外,還出現了方形的陶鍅。不久,飲酒器的耳杯問世了。耳杯呈橢圓形,兩側附耳,用粘土作胎,外施醬色釉,造型纖巧,端莊中顯生動,平實中有動感,使用方便,受人青睞。王羲之蘭亭聚會,曲水流觴所用的“觴”,就是這種耳杯。因此千百年來,紹興人民對它產生了一種特別的親切感。耳杯造型風韻雅致,別具格調,為陶瓷史上的珍品。

鳥形杯、扁壺、雞頭壺: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南方相對穩定,紹興是北方士人聚居之所,社會風尚主清談玄理,飲酒風之大盛,這就大大刺激了酒的生產,也促進了酒具的發展。這時的耳杯已用瓷土作胎,外施青釉,燒制溫度更高。造型上,由東漢時沿平坦、淺腹平底發展為口部兩端微上翹、底部收縮,因此更得玲瓏精巧之狀,具跳躍飛動之趣。耳杯還常與托盤相配,這時的托盤已較東漢為小。東漢時托盤內可放五六隻耳杯,南北朝時只可放二三隻耳杯。托盤與耳杯色彩青綠,釉層透亮,交相輝映,十分可愛。有的還呈褐色點彩,則更生動有味。飲酒器除耳杯外,還有其他不少講究造型、紋飾繁雜的酒杯。1974年上虞百官出土鳥形杯,它以半圓形的杯體為腹,前貼鳥頭、雙翼和足,後裝一個上翹的鳥尾。鳥頭圓首尖喙,雙翅凌空展開,兩足收緊腹部,酷似一隻飛鳥,形象十分生動。喝酒時欣賞評點,達到了美與實用的完滿結合。這一時期的盛酒器,除圓形壺、鍾外,還新創製了扁壺和雞頭壺。早期的雞頭壺,在壺的肩部一面貼雞頭,另一面貼雞尾,頭尾相對,生動活脫,但頭尾均實心。到東晉時壺身變大,前裝雞頭,中空,後安圓股形把手。在盤口上裝酒,從雞嘴中流出。造型更生動活潑,也更實用。表現了古代人民的創造精神。

高足杯、執壺:

隋、唐時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飲酒之風十分盛行。中唐以後,越瓷生產進入高峰時期。當時瓷器有“南青北白”之分。“南青”以越瓷為代表,越瓷釉層滋潤細膩,圖案豐富多彩,花紋裝飾除劃花外,還有刻花、貼花等,線條纖細、流暢,造型精巧、優美。當時,紹興飲酒具主要是高足杯、圈足直簡杯、帶柄小杯、曲腹圈足杯,以及造型別致的海棠杯。碗也是飲酒的主要用具。陸羽評價越碗為天下第一。橙黃色的紹興酒,傾注在青綠晶瑩的酒杯中,色澤十分和諧,給人以美的愉悅。盛酒器主要為執壺。它由雞頭壺演變而來。執壺上端為盤口,短頸,橢圓形腹,一旁貼六角形或圓筒形的嘴,另一旁置一把手。早期的執壺多以素麵為主,後期飾以花卉或飛禽走獸。紹興上灶官山越窯出土的一件執壺,約可裝1斤酒,造型考究,長流圓嘴,與嘴對稱有兩股泥條粘合的把手,肩兩旁貼雙耳,耳面成如意形,耳面劃有花朵紋,腹部用圖案組成4個圈,圈內又刻花,圈外綴小花朵並連紋飾帶,嘴下腹部刻有銘文14個字:“弟子魏仁皓舍人,觀音院常住使用。”可見是施主魏仁皓在官山窯定燒,專門送給觀音禪院的。與執壺相似的還有一種盤口壺,大盤口,喇叭頸,斜肩,橢圓腹,平底肩部常有圓條形系。上虞等地還有一種多角瓶,直口,溜肩,腹部作上下兩處束腰,凸腹部附朝上或朝下錐形角,每角4隻。造型奇巧,不失為一種精美飾品。

[1] [2] 下一頁